【文档说明】《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3-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ppt,共(35)页,6.29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6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处理前置作业•请将学案中的预习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照,解决问题。•本节课我们会学到哪几部分内容?秦的暴政楚汉之争秦末农民起义主要内容陈胜吴广起义姓名:阿平生活年代:秦朝末年职业:农民兴趣爱好:少年时期喜读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
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一:“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
,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三:“先黥(在人脸上刺字)、劓(用刀割掉鼻子)、斩左右趾(砍掉左右脚趾),笞杀之(用藤条或荆条将人活活打死),枭其首(斩首并将首级示众),菹其骨(将尸骨捣烂),肉于市(在市场上将肉卖掉以供食用),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有诽谤
漫骂行为者,先割断其舌),故谓之具五刑……”——班固《汉书·刑法志》一、秦的暴政赋税沉重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田租即为地税,口赋是以人口为征收对象,杂赋是各色各目的临时征派。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一、秦的暴政徭役繁重修长城筑
驰道150万修骊山陵、阿房宫70万攻打匈奴30万戍守五岭50万一、秦的暴政法律严苛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秦简记载:“
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一、秦的暴政1、赋税沉重2、徭役繁重3、法律严苛4、焚书坑儒5、秦二世更加残暴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秦二世和掌握大权的宦官赵高狼狈为奸,任意屠杀他的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对于民众更加剥削,而且恣
意挥霍,统治更加腐朽……阿平看到了秦末的乱象,对秦朝的前途感到了担忧,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他听闻到了这样一件大事…………二、陈胜吴广起义“将军(指陈胜)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
社稷,功宜为王”——《史记》二、陈胜吴广起义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二、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3、人物陈胜、吴广2、地点大泽乡4、事件5、意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二、陈胜吴广起义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二、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原因直接
原因:遇雨误期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没有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二、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原因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吴广起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二、陈胜吴广起义起义经过陈“张楚”起义结果二、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反秦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阿平听到了陈胜、吴广勇于反秦的光辉事迹深受触动。他决心加入反秦的斗争之中。此时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阿平来到了项羽麾下,期待能有一番作为……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前期
: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兵救援被困在巨鹿的起义军。秦军30万人,楚军2万人。楚军过了漳河水后。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以少胜多)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刘
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史记·高祖本纪》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三、楚汉之争项羽大破秦军
进军关中,听说刘邦先入咸阳,非常恼火,决定发兵攻打刘邦。刘邦只得退出咸阳,愿让项羽称关中王。项羽设宴款待刘邦,谋士范增劝项羽诛除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后刘邦逃离。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
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阿平亲眼看见了鸿门宴中的项羽和刘邦,项羽在咸阳城中的所作所为,不禁心中有了判断。于是,他决心跟随刘邦…………三、楚汉之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江东父老阿平受到了刘邦的重用,运用自己的聪明
才智辅佐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建立了新的王朝。阿平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刘邦、项羽先后进行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秦末农民战争:反抗秦的暴政楚汉战争:帝位之争从秦朝实力强大却被推翻、项羽实力强于刘邦却争夺帝位失败中,你总结出什么历史经
验教训呢?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