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提优练题:(8)_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69.5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地理提优练题:(8)_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地理提优练题:(8)_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地理提优练题:(8)_word版含解析.doc,共(4)页,269.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9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届高三(湘教版)地理提优练题(8)及答案一、地球运动(2018·宁波十校联考)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②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③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答案D解析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①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②正确;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干扰地球的磁场,从而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

,③正确;“白夜”是指高纬度地区的“明亮的夜晚”,是太阳处于地平线之下,“夜晚仍然明亮”的现象。这是由于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结果,④错误。答案选D。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

)越南下龙湾约有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为典型景观,因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完成1~2题。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侵入——岩层沉积

——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B.岩层沉积——海水侵蚀——流水溶蚀和地壳抬升C.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地壳抬升和海水侵蚀D.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下龙湾相似的是()A.山东泰山B.路南石林C.挪威峡湾D.东非大裂谷答案1.

D2.B解析第1题,石灰岩是浅海沉积形成的沉积岩,而锯齿状石灰岩柱则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第2题,下龙湾的形成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与路南石林成因相似,B项正确。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8·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检测)读下图(箭头表示风向),

完成1~2题。1.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e两处的风带、气压带分别是()A.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B.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C.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D.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甲、乙两幅图中E处和a处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答案1.B2.C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风向箭头判断,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处的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C、D错。控制e处的气压

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对,A错。第2题,甲、乙两幅图中E处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A错。a处位于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对。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B、D错。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下

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⑤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2.关

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D.③→⑥→⑦→

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1.C2.D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带⑤热量收入较高,干燥指数偏低,应为热带草原带。第2题,自然带①~④均属于湿润自然带,热量条件差别较大,反映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③⑥⑦⑧之间的热量条件基本没有差别,水分条件差别较大,反映了自然带的干湿度

地带分异规律。五、人口与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读图,完成1~2题。1.对该区域局地气候发生变化作用最轻微的因素是()A.水域面积B.地面风力

C.土壤肥力D.植被覆盖2.造成图示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演变B.交通状况的改善C.人口政策的调整D.产业结构的变化答案1.C2.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城市化速度加快,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域面积变小,影响温差和湿度,影响气候变化;随着城市化发展,下

垫面性质改变,影响风力;城市化发展,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及空气湿度都发生变化,且三者均属气候影响因素。土壤肥力不影响气候,故C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大量的农业用地(农田景观)变为工业园区,表明造成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由

农业为主变为工业为主。六、区域产业活动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我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如今我国汽车市场增

长率保持在17%左右,是世界第一大潜在市场。海外媒体称,中国汽车产量将在2013年超越欧洲总体产量,独步全球。结合图示信息回答问题。(1)描述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的特点。(2)东北地区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区位优势。(3)为什么说我国会成为世界汽车第一大潜

在市场?(4)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答案(1)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2)原料、燃料丰富;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交通便利。(3)我国人

口众多,目前人均汽车拥有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4)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形成规模效应。七、区域可持续发展读“2013年我国三个邻近省级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完成1~2题。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中心城

市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①126186.20.8∶22.3∶76.9①②∶38分钟②③∶2小时①③∶1.3小时②118381.61.3∶50.6∶48.1③38648.212.3∶52.2∶35.5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区内部的集聚作用大

为增强B.②区产业结构最优C.①区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③区处于低水平平衡2.未来三区将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则()A.②区因交通时间距离最短产业优先转移到①区B.③区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只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C.因交通拥堵,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大D.三

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答案1.C2.D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①区产业结构最优、交通便利,应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③区处于加速发展的不平衡阶段,选C。第2题,根据表格信息,②区交通时间距离并不是最短;③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并不丰富;伴随着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

,三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发展,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小,选D。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