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1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含解析 人教版.doc,共(6)页,25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8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一、选择题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2.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是(
)A.计划生育B.提升城市化水平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解析:1.B2.D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影响最显著。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下图为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及降水特点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代以干旱为主B.第四纪冰川面积比现在小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D
.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4.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全球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变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D.极端天气减少,流行疫病减少解析:3.D4.C第3题,图中显示新生代全球气候以湿润为主,
A错;第四纪气候较寒冷,属于大冰期,冰川覆盖面积应该比现在大,B错;整个地质时期,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D正确。第4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上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
持续性干旱、热浪、大暴雨等。下图为美洲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5~6题。5.加勒比海夏季盛行风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6.影响气候1与气候2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B.盛行风C.地形D.纬度解析:5.C6.C第5题,加勒比海大部分海区位于
10°N~20°N,常年盛行东北信风,故其夏季盛行风向为东北风。第6题,气候1分布地区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气候2分布地区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为热带草原气候,故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下图
为某地气候降水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若该地最冷月气温约为18℃,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8.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B.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C.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风解析:7.B8.A第7题,最冷月气温约为18℃,说明该地位于热带。亚洲、非洲、北美洲都有热带气候分布,只有欧洲没有热带,亦没有热带气候分布。故B项符合题意。第8题,图中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前后,降水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应该是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故A项正确;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故B项错误;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C项错误;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该气候应该属于地中海气候
,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北风,故D项错误。读某地1~7月多年平均气温(单位:℃)日变化图,完成9~11题。9.该地最可能位于()A.新西兰B.黄土高原C.欧洲西部D.藏北高原10.该地较明显的气候特征是()A.降水季节变化大B.沙尘天气多发C.气温年较差小D.夏季高温酷暑11.下列月份
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1月B.2月C.5月D.以上皆不对解析:9.C10.C11.C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夏季气温最高,应位于北半球;该地最冷月气温高于0℃,且气温年较差小,由此可判断该地最可能位于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第10题,该地最可能位于欧洲西部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较明显的气候特征有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等。第11题,由图可知,5月份最高气温为17~18℃,最低气温为9~10℃,气温日较差为7~9℃;对比其他月份,5月气温日较差最大。二、非选
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图1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我国学者利用
采自黄河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图2所示。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1)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
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2)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3)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4)祁
连圆柏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几百年,但我国学者却建立了该地区46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试指出其研究方法。解析:第(1)题,树木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所以祁连圆柏树轮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
间段的原因是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第(2)题,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夏季降水减少时,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
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树木生长受限,故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第(3)题,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所以径流量变化趋势增大。第(4)
题,根据树木即使死亡,年轮也可保留,可以得出研究方法。按年代先后把活树的年轮序列与其之前地层中的树轮序列相衔接,即可得到很长时间的树轮宽度年表。答案:(1)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2)该地位于半干旱
地区,土壤水分不足,夏季降水减少,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树木生长受限,导致树轮变窄甚至缺失。(3)径流量变化趋势:增大。理由:该区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
量增大。(4)树木即使死亡,年轮也可保留,按年代先后把活树的年轮序列与其之前地层中的树轮序列相衔接,即可得到很长时间的树轮宽度年表。13.(2019·成都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东半岛是我国苹果最适宜的生长区,但4月气温的波动和秋季苹果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
14℃时,苹果停止生长)时间的早晚,常常会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山东省潍坊市每年4月20日前后都会举办国际风筝盛会,吸引国内外众多团队及游客前来参加风筝比赛和观光旅游。茶,常绿灌木,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
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下面图1为山东半岛示意图,图2为山东济南和烟台苹果开花至苹果成熟对应的气温图。(1)与济南相比,说出烟台气温的不同点,
并简述其影响因素。(2)烟台生产的苹果比济南生产的苹果品质更优,从气温影响苹果生长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析与烟台、威海相比,“南茶北引”落地青岛、日照、临沂等地的自然原因。(4)说明潍坊选择在4月举办风筝节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据图说明
与济南相比,烟台气温的不同点;从海陆位置差异说明其影响因素。第(2)题,结合材料,从气温影响苹果花期和生长期两方面来分析烟台苹果比济南苹果品质更优的原因。第(3)题,结合茶的生长习性,从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来分析“南茶
北引”落地青岛、日照、临沂等地的原因。第(4)题,4月份偏北风已经逐渐减弱,风力适宜;此时是春季,天气晴朗,降水少,天气温和,约20℃,适宜户外运动。答案:(1)与济南相比,烟台春夏季气温偏低,秋冬季气温偏高,年温差较小。影
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2)烟台苹果5月开花,避免寒冷气流(倒春寒)的侵袭;济南苹果4月开花,易受寒冷气流影响,花蕾凋落,生长缓慢。秋季烟台苹果停止生长的时间晚于济南,生长时间更长。(3)山东半岛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形。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冬季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气温比烟台、
威海偏高,利于茶树越冬;夏季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偏多,且丘陵地形利于排水。(4)此时,偏北风已经逐渐减弱,风力适宜;天气晴朗,降水少,天气温和(20℃左右),适宜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