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04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焰色反应 A卷(含答案解析).doc,共(13)页,16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45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四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焰色反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
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K-39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作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
、更安全的是A.打开反应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NaD.向反应釜滴加C2H5OH,并设置排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2.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
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火焰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3.(2018全国名校第二次大联考)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
述中正确的是A.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4.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A.BaCl2溶
液B.K2SO4溶液C.Ca(HCO3)2溶液D.NH4NO3溶液5.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B.Na2O2投入到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C.Na2O2与水反应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6.一定温度下,mg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过氧化钠增加了n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是①
H2②CO③CO和H2的混合物④HCOOCH3⑤CH3CHOA.⑤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二者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也相同B.在反
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一部分氧元素被氧化,另一部分氧元素被
还原8.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
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
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D.镁粉在
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10.(2018·冀州中学月考)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
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前者大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12.(2018·郸城一中月考)一定量的Na2O2与CO2反应,得到固体物质41.8g,
恰好与1L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1.8g固体物质为Na2CO3B.41.8g固体物质为0.1molNa2CO3和0.4molNa2O2的混合物C.一定量的Na2O2为78gD.41.8g固体物质为31.2gNaHCO3和10.6gNa2CO
3的混合物13.将0.05molNa分别投入到盛有100mL水、100mL盐酸、100m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
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D.三个烧杯中置换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14.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
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C.它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rOH,这是一种极强的碱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15.(2018·长沙模拟)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1B.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C.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
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16.(2018甘肃平凉一模)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pH=14的溶液,然后用1mol·L-1的盐酸滴定,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
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合金质量为0.92gB.产生氢气的体积为896mL(标准状况下)C.图中m的值为1.56D.图中V2的值为60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A、D、F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C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B和E的
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2)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关于A的
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A有很强的还原性②A的焰色反应呈紫色③少量A可以保存在冷水里④A着火时应选用泡沫灭火器(4)将A、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___
_____(填序号)。①1∶2∶3②6∶3∶2③3∶1∶1④1∶1∶118.(2018届宁夏银川一中月考)某班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请你回答相关问题。Ⅰ.甲组同学想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不考虑空气中N2),可利用的装
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ⅠⅡⅢⅣ(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若没有该装置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a、b……)顺
序:空气进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乙组利用下
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省略)。ABCD(4)为验证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置红布条于B中,按A-C-B-D连接成实验装置体系。A锥形瓶中试剂选用高锰酸钾晶体,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________,A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试剂是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关于钾的探究实验。(1)钾与水反应。实验中钾常会
着火燃烧,并发生轻微爆炸,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钾与氯气反应。该实验中可选用如下方案制备
氯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选项所用试剂净化剂干燥剂AMnO2、稀盐酸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Ca(ClO)2、浓盐酸饱和食盐水无水硫酸铜C氯酸钾、浓盐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DKMnO4、浓盐酸水碱石灰你所选取的最合理的方案中一定会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
字母)。A.长颈漏斗B.圆底烧瓶C.酒精灯D.洗气瓶(3)钾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经查找资料知:钾与氧气反应可能生成K2O、K2O2、KO2。a.取一定量的钾在空气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b.将生成物研成细粉备用;c.常温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生成物的成分及其含
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使细粉末与水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钾与氧气燃烧的产
物为K2O2、KO2,取燃烧产物3.94g进行上述实验,测得气体的体积为868.0mL,则KO2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已知:常温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4.8L·mol-1)。20.(2018·岳阳模拟)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mo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分A、B两种情况):(1)在A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在B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1.硼氢化钠(NaBH4)在有机合成中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它的特点是性能稳定,还原时有选择性。采用NaBO2、SiO2、Na、H2为原料制备
NaBH4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1)NaBH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钠通常保存在__
______中;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制取NaBH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容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通
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以上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四单元钠、镁及
其化合物焰色反应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D【解析】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这种方法耗时长,且不易将钠处理干净,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A项错误;钠在氯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引起事故,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B项错误;钠与水反应放出
大量的热,可能引起事故,C项错误;钠与乙醇反应,反应速度相对缓慢,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能够避免事故,D项正确。2.【答案】C【解析】如果不这样做,会给样品火焰颜色带来干扰,A正确;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再观察,B正确;焰色反应应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C错误
;铁丝与铂丝灼烧时都没有焰色,可以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D正确。3.【答案】C【解析】在常温下,镁和铝在空气里都能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金属的继续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但是在高温下能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选项A
错误;镁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选项B错误;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选项C正确;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铝热反应中,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
钾)引发反应,中间插一根镁条,为反应提供高温条件,选项D错误。4.【答案】C【解析】因为是溶液中的反应,所以都有H2产生,NH4NO3溶液还产生NH3,Ca(HCO3)2溶液还产生CaCO3沉淀。5.【答案】C【
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反应生成Na2SO4,A错误;Na2O2与H2O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变红,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红色溶液褪色,B错误;2Na2O2+2H2O===4NaOH+O2↑,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此
反应中除了盐和水,还有氧气生成,D错误。6.【答案】A【解析】这些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或H2O或二者都有,2H2+O2=====点燃2H2O、2Na2O2+2H2O===4NaOH+O2↑、2CO+O2=====
点燃2C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H2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
量Na2O2反应,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均为可燃物燃烧前的质量。①②③④符合(CO)m·(H2)n的形式,最终增加的质量为mg;⑤可写成CO·(H2)2·C形式,燃烧后的产物与Na2O2充分反应,增加的质量大于
mg,A项正确。7.【答案】D【解析】Na2O与CO2反应的产物为碳酸钠,Na2O2与CO2反应的产物为Na2CO3和O2,A项错误;在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
错误;选项C所给离子方程式中的氧元素质量不守恒,得失电子不守恒,C项错误。8.【答案】D【解析】Ba(OH)2与Na2CO3和Na2SO4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9.【答案】D【解析】由①知镁粉与冷水并不
反应;由②知镁粉放入溴水中,开始放出少量的气泡,说明镁和溴水中的酸能反应产生H2,但溴水很快褪色,说明镁粉也能与溴直接发生反应;由③知镁粉与液溴并不反应;由④知水应该是镁粉与溴反应的催化剂。10.【答案】A【解析】Na2O2与H2O、CO2反应时,都是
Na2O2自身发生歧化反应,A项错误;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Na2O2能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故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B项正确;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C、Al、SO2均具有还原性,故Na2O2可与C、Al、SO2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可将C氧化成CO2,将Al氧化成Al2O3,将SO2氧化成SO2-4,C、D项均正确。11.【答案】B【解析】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生成Ca(HCO3)2,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A正确;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所以Na2CO3和HCl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不会产生CO2,B错误;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的量的N
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相等,NaHCO3和Na2CO3的质量相等时,NaHCO3的物质的量大,所以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大,C正确;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N
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且反应消耗水,所以有NaHCO3晶体析出,D正确。12.【答案】B【解析】如果41.8g固体全为Na2CO3,其物质的量为0.39mol,则其不可能恰好与1L1mol·L-1的稀盐酸完全反应,A项错误;设
41.8g固体物质中,含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mol,Na2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106g·mol-1×xmol+78g·mol-1×ymol=41.8g,2(x+y)mol=1mol·L-1×1L=1mol,解得x=0.1,y=0
.4,B项正确;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n(Na2O2)=12n(NaCl)=12n(HCl)=0.5mol,即原Na2O2的质量为39g,C项错误;Na2O2与CO2反应不可能生成NaHCO3,D项错误。13.【答案】A【解析】钠投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
实质是钠与酸和水电离产生的H+反应,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A错误;X、Y、Z三个烧杯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c(H+)越大,反应越剧烈,水中c(H+)最小,所以反应最平缓,B正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C正确;Na不足,根据Na的物质的量求生成氢气的量,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D
正确。14.【答案】B【解析】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从金属锂到金属钫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可以产生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甚至臭氧化物
等。15.【答案】A【解析】加入50mL盐酸时,恰好反应生成NaC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HCl)=n(NaOH),所以c(NaOH)=0.05L×0.1mol·L-1÷0.01L=0.5mol·L-1,A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
a2CO3和NaHCO3,所以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B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C项错误;当40mL<V(HCl)≤50mL时,乙溶液中发生反应:HCO-3+H
+===CO2↑+H2O,V(CO2)=0.01L×0.1mol·L-1×22.4L·mol-1=0.0224L=22.4mL,D项错误。16.【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向合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盐酸,先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N
aCl+Al(OH)3↓,最后发生反应Al(OH)3+3HCl===AlCl3+3H2O,合金溶解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L×1mol·L-1=0.02mol,则V1为0.02mol÷1mol·L-1=0.0
2L=20mL,生成沉淀时消耗的盐酸为40mL-20mL=20mL,其物质的量为0.02L×1mol·L-1=0.02mol,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合金中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铝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原子守恒
可知,合金的质量为0.04mol×23g·mol-1+0.02mol×27g·mol-1=1.46g,故A项错误;由Al(OH)3+3HCl===AlCl3+3H2O可知,溶解沉淀需要0.06molHC
l,其对应盐酸的体积为60mL,则V2为(40+60)mL=100mL,故D项错误;由上述计算可知,生成沉淀0.02mol,其质量为0.02mol×78g·mol-1=1.56g,C项正确;由2Na+2H2O===2
NaOH+H2↑、2Al+2H2O+2NaOH===2NaAlO2+3H2↑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2mol+0.03mol=0.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
1.12L,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17.【答案】(1)Na2O2NaOH(2)2Na+2H2O===2Na++2OH-+H2↑(3)①(4)③【解析】C为液体,且由D与F两种单质反应生成,C为水,单质D与F分别为氢气和氧
气中的一种。单质A与水反应生成D,可以确定D为氢气;由此可确定A为金属Na,则B为Na2O2、E为NaOH。钠与酸反应,当钠过量时,与酸反应结束后还会与水继续反应,而镁、铝与盐酸反应后,过量的金属不能与水反应。18.
【答案】(1)NaOH溶液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hgfeabc(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4)浓盐酸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浓硫酸吸收氯气以免污染环境【解析】
(1)装置Ⅳ是利用NaOH溶液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该装置,空气的CO2会和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2)依据上述分析确定连接顺序,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Ⅳ、Ⅲ、Ⅰ、Ⅱ,根据气流方向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h、g、f、e、a、b、c。(3)利用装置Ⅱ
中的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倒吸进入装置Ⅰ。(4)高锰酸钾和浓盐酸混合可制备氯气,因此分液漏斗中为浓盐酸;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能使红布条褪色,因此需要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气有毒
,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所以装置D是用于吸收氯气,以免污染环境。19.【答案】(1)钾与水反应放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K+2H2O===2K++2OH-+H2↑(2)BD(3)①将仪器A向左倾斜,使水与样品充分接触②将气体冷却至室温;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相平,使量筒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
压强相等;平视读数③72.08%【解析】(2)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Cl2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NaCl和NaClO等;碱石灰能吸收Cl2,故方案A、C、D均不合理。(3)③设样品中K2O2为xmol,KO2为ymol,根据反应2K2O2+2H2O===4KOH+O2
↑,4KO2+2H2O===4KOH+3O2↑,则有110x+71y=3.94①;x2+3y4=0.86824.8②,联立①②得x=0.01,y=0.04,故KO2的质量分数为0.04mol×71g·mol-13.94g×100%≈72.08%。20
.【答案】(1)NaOH、Na2CO31∶1(2)Na2CO3、NaHCO31∶1(3)1.5mol·L-1【解析】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据CO2量与NaOH量的相对多少,有这样两个阶段:①CO2+2NaOH===Na2CO3+H2O,此时溶质可能为NaOH和Na2CO3或
只有Na2CO3(刚好反应);②Na2CO3+CO2+H2O===2NaHCO3,此时溶质可能为Na2CO3和NaHCO3或只有NaHCO3;据图分析:B情况最终生成的CO2(其实就是最初通入的与NaOH溶液反应的CO2)是A情况的2倍。(3)当加入150mL盐酸时,恰好完
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据物料守恒有n(NaOH)=n(Na+)=n(Cl-)=0.2mol·L-1×0.15L=0.03mol,所以c(NaOH)=0.03mol0.02L=1.5mol·L-1。21.【答案】(1)离子键、共价
键(2)煤油Na2O(或氧化钠)Na2O2(或过氧化钠)(3)NaBO2+2SiO2+4Na+2H2NaBH4+2Na2SiO3排出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4)Na2SiO3异丙胺【解析】(1)NaBH4由Na+和BH-4以离子键组成,BH-4中B、H原子
间存在共价键。(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钠和O2在常温下生成Na2O,点燃条件下生成Na2O2。(3)反应物为NaBO2、SiO2、Na、H2,由流程图可知生成NaBH4和Na2SiO3,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通入惰性气体氩气,排出
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一是因为空气中有O2,遇H2加热危险,二是生成的NaBH4能与H2O反应(题给信息)。(4)由题给信息可知NaBH4能溶于异丙胺,而Na2SiO3不溶,故过滤后得到物质X为Na2Si
O3。NaBH4溶于异丙胺中,其中异丙胺的沸点较低(33℃),故通过蒸馏得到异丙胺(Y)和NaBH4固体,所以异丙胺能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