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地形》教学设计7-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4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3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课题:地形与地势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执行时间:5.2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我国地势的特点,并且明确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过程与方法目标:2、通过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出我国地势的特点。3、归纳总结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以及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学会看地图,分析地图。学习重、难点:重点:1、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出我国地势的特点。2、地势阶梯的分界线,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难点: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以及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展示法讲授法讨论探究法教学准备:PPT课
件学案中国地形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世界区域地理,知道了很多国家和地区,那么你还记得学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时候我们是从一些什么方面分析的吗?然后总结,我们首先会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河流等等,之
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地势。二、目标解读三、自学自测:【学法提示】:认真阅读书本第26-27页,根据地图进行总结:1、地势特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分布。2、阶梯分界线:①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②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
流,便利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三、合作探究:(要求: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完成,并做好记录。)探究一通过观察地图,归纳中国的地势特征(1)从图中可以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讨论书本P28的活动题,并可以完成下面
的表格,以及默写阶梯分界线。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名称第一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平原丘
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探究二中国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以及生活的影响(1)归纳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对气候: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对河流流向和交通: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
利东西交通。③对水能: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2)阅读书本P29,思考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完成活动题。①说说图中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阶梯的交界处②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电站?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中国的地势特征:中国的地势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对我国的影响:五、课堂练习:1、下图剖面图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B)2、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A、丘陵和平原B、高原和盆地C、山地和高原D、山地和平原3、(2013年自贡市)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走向是(D)A、东西走向B、西北—东南走向C、南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4、小明在复习时对下面的地形和河流的特征有点混淆,你帮他选
一选描述我国的是(C)A.地势中高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入海洋B.地势东高西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C.地势西高东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D.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河流南流入海读我国东西向(沿32°N)地形剖面
图,完成5、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A)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横断山脉6、下图是“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沿北纬36°)”,读图回答:(1)写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名称及对应的主要地形区名称: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④黄海
(海洋)(2)上图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特征:西高东西,呈阶梯状分布。板书设计:中国的地势特征:中国的地势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