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67.500 KB
  • 2022-11-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doc,共(7)页,6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32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古诗词鉴赏专题鄂州(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

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

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黄冈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下列各

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①剑外:剑门之外

,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

,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

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分析比较鉴赏能力.《春望》前四句写春

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

诗人爱国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

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解答】(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B选项“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

断,思念亲人所致”说法片面.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导致诗人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故选B.(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

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3

)本小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春望》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泪是伤心之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

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这泪是欣喜之泪.答案:(1)B(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翻译:《春望》: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

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

高歌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伴着我返回故乡.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

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黄石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荆门:指荆门山。(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尾联

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2)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本诗是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首联叙事交代这次出游,颔联、颈联写景,写出在船上看到的景象,尾联抒情抒发了思乡之情.做题时要

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解答】(1)本题考查古诗的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

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这样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并不是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所以D项错误.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要找出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再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所用修

辞的特点,结合写作背景,整首诗的意思,加以赏析.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1)D(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译文:远渡荆门之

外的西蜀,来到了楚地游览.大山随着原野地势渐平,长江流进无边的原野.月影下垂像飞来的天镜,云层幻化出海市蜃楼.依然怜爱这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漂送我的行舟.荆门10.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楼观岳阳尽

,川迥②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第二联“云间连下

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随州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①,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

领全片的作用。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2)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考点】ED:哲理诗.【分析】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

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

为修养.【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首句的意思是: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从“三更”读到“五更”,是说这是读书的最好时间,不是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故B项不正确.(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积累与记诵能力,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补写诗句.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诗歌中

,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补写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答案:(1)B.(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

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天门等四地(一)斟字酌句滋味深,含英咀华唇齿香。(3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8.(1)从诗人所做的“”这件事可

以看出其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限填两字)(1分)(2)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2分)咸宁8、阅读杜甫《望岳》,完成小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

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C、颈联写细望所见

,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8、【答案】(1)一个“

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A【考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解析】【分析】(1)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

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

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分析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错误,全诗紧扣“望”字,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句句写向岳而望。B、C、D三项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

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襄阳(一)古诗词赏析(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

紧;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参考答案:10.闭泪11.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

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孝感(一)古诗词赏析(3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1分)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

诗妙哪里?(2分)8.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9.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宜昌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