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南亚》教学设计3-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6)页,2.73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南亚【前期分析】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的“了解地区”部分,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上一章“认识大洲”的知识为依托,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了充实和提高,又对下一章“走近国家”的内容起到了铺垫和奠基作用。在“南亚”一节中,强调了“运用地图和地
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学生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积极向上
。但自制能力差,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善于机械记忆和直觉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第六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本课在教学中通过环环相扣问题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教学环境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者是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及其它信息技术手段,做以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
要的地形区以及河流。(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描述南亚的地理位置,能在地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读南亚地形分布图,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对地
理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分析,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关系有一初步的认识•三、教学重点、难点区域地理要求学生掌握该区域的各大地理要素特征,以及要素的内在联系。但是初一的学生对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南亚
的三大地形区以及两大河流的发源、流向和归宿。•【实施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要求用思维图示呈现)教学流程是以各个教学环节标题为基本框架,把教学基本过程用图式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其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标题要能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内涵,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延伸,能体
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基本思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新课(2-3分钟)播放音乐《敢问路在何方》,唐僧取经历史历史上确有其事,玄奘师徒四人是去哪去取经呢?天竺国也就是古代印学生齐唱,进入新的课题。活跃课
堂气氛,引入新课度。今天我们就来寻找他们的脚步,认识这个神奇的地区--南亚二、位置和范围(4-5分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呈现问题:1.南亚的纬度位置如何?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什么位置?2.南亚位于什么山脉与什么大洋之间?东西各濒临什么海域
?1.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在学生展示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纠正。学生通过读图,完成对南亚地理位置的描述;读图找出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用电子白板通过拖动进行联系。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完成的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进行补充和纠正。通过自己读图,使学生对南亚有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动脑、动
手的能力和读图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利用电子白板拖动练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三、地形与河流小组合租,展示交流:看课本和地理图册,结合pg42“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找一找: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南亚的主要地形类型。1.结合图7-12,说出图7
-13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我们可以把南亚的地形自北向南划分为哪三大地形区?3、读图7-12,判断德干高原东、西部地势的高低,并说出理由。4、找出印度河与恒河,完成pg42页第4题填表。5、播放关于“恒河”的视频,了解河流与人们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南亚地形及河流相关内容的学习。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完成的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进行补充和纠正。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分小组展示交流,得分最高的组有奖,激励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四、课堂
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对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理总结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五、随堂训练基于大数据的应用,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了。借助大数据检测学
习效果。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认知情境和氛围,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活动,通过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自然轻松的掌握了知识,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自主探究学
习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把舞台让给了学生,利用ipad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独立的地理思维习惯,所以,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将是我以后教学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