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关注你、我,他》教学设计5-七年级美术下册苏少版.docx,共(2)页,15.16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4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关注你、我、他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主题是人物肖像画。教材以情感为纽带,鼓励激发学生对肖像画的表现欲望。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细心去观察周围的同学、朋友,会发现每个人的五官比例各不相同。那么怎样去掌握五官的比例呢?这就是本课的主题。一、教
学路径欣赏及知识讲解——我们面对一幅幅肖像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我们感受到形色多样的人物内心世界以及画面背后的故事。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的五官机构比例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表现性评价——学生在前
面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按规律做简单练习。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在纵向及横向的五官分布比例些许的差别及五官形态上的差别造成了各自相貌上的不同。习作及展示交流——运用前面所学用画笔描绘小组对面同学,尝试着画出人
物的性格特征,关注“传神写照”。并做展示介绍。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头像中“三庭五眼”规律的认识;通过观察认识造成不同长相的因素。技能目标:合理运用“三庭五眼”规律及造成不同长相的因素,尝试表现人物特点。情感目标:通过艺术的表现增进
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三庭五眼”规律;难点是通过合理运用造成不同长相的因素表现人物的特征。三、教学准备画家作品、青年石膏头像、ppt课件。四、教学要点头部纵向比例:正面看,头顶至下颌底部的1/2
处是眼睛的位置。自发际线至下颌底部分为三等份,第一等份自发际线至眉线;第二等份自眉线至鼻底线;第三等分自鼻底线至下颌底部,三部分的距离相等,称为“三停”。头部横向比例:面部宽度相当于五眼的宽度,称为“五眼”。两内眼角间的距离为一
眼的宽度,外眼角至发际线的边缘也为一眼的宽度,内眼角和鼻翼外侧缘在一条垂直线上,两个外眼角与鼻尖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口的宽度相当于两眼瞳孔之间的宽度。眼睛:包括眼眶、眼帘和眼球三部分,上眼帘的弧度大于下眼帘,眼球是个球体,有眼白、褐色的虹膜和虹膜中央黑色的瞳孔组成。随着头的转动,眼睛可见部分逐渐
变小,眼球也由正对变成侧对,可以看到明显的弧线。两眼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是一个眼睛的长度。鼻:分为鼻根、鼻梁、鼻尖、鼻翼四部分。鼻子上端由鼻骨形成,下半部由软骨组成,鼻骨与鼻软骨相接处,在外形上稍呈突起状。嘴:位置在第三庭中上。教学评价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表现性评价
,有助于教师及学生把握教学方向。最后做展评,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增进同学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