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 情感的记录》PPT课件4(1)-七年级美术上册苏少版.ppt,共(20)页,9.28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3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考考你的眼力: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吗?这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第一步》左图:米勒(1814-1875)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右图:凡·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法国画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
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不一样的临摹……L/O/G/O在临摹中感受《舞女》德加(法国)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为了——学习观察方法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七、坐五、蹲三半;头一、肩二、身三头;臂三、腿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
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重心线——平稳动态线——代表人的动作的一条线重心线动态线看,德加笔下动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舞蹈演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从绘画风格和表现技法上看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作者:凡·高材质:铅笔,墨水,布纹纸48x36.8cm作者:米勒材质:
油彩·画布101cmX82.5cm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凡·高仿米勒《播种者》创作的其他作品考考你的想象力:凡·高临摹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为什么?日本浮世绘的构图凡·高把播种者视为撒播黄金色的上帝,把太阳
的金画得逼人神往,而紫罗兰色的泥土虽然平凡,却寓于到诗一样的笔墨水中呈现一种富丽。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
、工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一):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米勒《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凡·高《午休》考考你的创新能力(二):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米勒《酣睡的收割
者全家》毕加索《午休》蒙克《呐喊》大卫《马拉之死》莫奈《日落》用大师的语言创作:临摹大师的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原画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构图、色彩、造型、角度等方面),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画出你们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