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熟悉的物品》教学设计2-七年级美术上册苏少版.doc,共(2)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2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熟悉的物品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
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画法、苹果的画法。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线条画法、苹果的画法三、课前准备: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课件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
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出示范画,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明暗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
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展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2、体验阶段:(1)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展示的静物作品要表现作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请学
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
、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3)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3、实践操作阶段:(1)教师演示画直线,请同学上来尝试,
请其他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画直线。(2)教师演示画苹果,请同学上来尝试,请学生就生活中最熟悉的苹果,将身边苹果的形正确的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作品展评阶段:将白板上的同学画的直线和苹果进行展示,评述。各小组互相进行展示,评述。评价方式(1)通过小组相
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五、课堂小结1.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线的基本画法。2.学会用线条去画单个的静物,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湖北省应城市西
河中学文综教研组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