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4)页,20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2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5.3聚落的发展变化一、基础知识1.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A.B.C.D.2.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地形平坦B.交通便利C.自然资源丰富D.水源短缺3.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
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4.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5.我们把乡村和
城市这些人们的聚居地统称聚落.聚落主要分布在()A.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漠地区D.雨林地区26.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三角洲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7.下面关于世界语言、种类、宗教、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
B.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8.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A.交通便利B.水源充足C.资源贫乏D.气候湿润二、综合题9.读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为聚落,图乙所示为聚落。(2)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B、C三处
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南再向北就到我的学校。”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答卷相应图丁中画出指向标。(5)丽丽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上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图(如图戊)。老师强调“我们今天
所登的山比较高,而且还有一个陡崖,很危险,提醒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试判断:此山的海拔为;①②③④中的山脊的是。34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号12345678答案BBACDCAB二、综合题9.(1)乡村;城市;(2)地形平坦开阔;(3)B;
位于河流的交汇处;(4)(5)400米-500米之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