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 连续纹样》教学设计1-七年级美术下册辽海版.docx,共(2)页,60.5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6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连续纹样》教学设计教材版本:辽海版学段学科:初中美术年级学期:七年级下课题名称:第10课连续纹样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用时:1课时教师姓名:姜春龙所在单位:朝阳一中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辽海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十课《连续纹样》,本课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单独图案的特点和性质,知道装饰纹
样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概念,了解特点和用途。通过范例引导和作业练习,初步掌握纹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排列方法,懂得纹样设计的根据是什么,以此引发对纹样设计的实用性的关注。另外,本课中少数民族
服饰纹样和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既能给学生带来启发,也能让学生看到连续纹样的设计和使用在我国由来已久。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如:点、线、面的
使用;比例的运用;记录生活中的图形等,本学期又学习了对称、均衡、重复、渐变形式美感法则的运用,这些知识对于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单独图案的性质、分类,认识其特点,学习连续纹样的基础知识,知道连续纹样的应用领域是广泛的。实践连续纹样
设计的步骤和排列方法,并将其运用到作业练习中去。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了解单独图案和连续纹样的关系,通过个人房间装饰布的设计,初步掌握连续纹样的排列方式和设计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连续纹样的设计和使用在我国由来已久,感受连续纹样规律性和韵律调和的美感特征,认
识到连续纹样在装点、美化生活中的作用。四、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赏析和实践,掌握连续纹样的排列方式和设计方法。难点:认识到连续纹样在装点、美化生活中的作用,能够根据环境和用途展开设计。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整理连续纹样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图案资料;准备图画本、卡纸、转印纸、彩笔、铅笔、橡皮等。六、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引导学生欣赏大屏幕展示的图片,让学生注意其图案。欣赏图片,思考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创设情境,直观导入,激
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二、提出问题:1、什么是图案?2、什么是单独纹样?3、什么是连续纹样?讲授新知三、播放学习视频,引导学生快速学习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的知识。思考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概念、分类、性质、用途,结合教材寻找答案。知
道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关系,能够区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四、动画演示连续纹样的构成方式,进一步讲解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知识。①排列骨法②应注意的问题③生活中的应用欣赏连续纹样的演示动画,从中学习连续纹样的排列骨法和组织形式。
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设计知识。再通过对生活中的范例欣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演示五、通过大屏幕,变讲授边演示连续纹样设计的基本步骤。学习连续纹样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演示,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布置作业提出要求六、用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
续的形式,为自己的房间设计装饰布。要求:1、可从本课民族服饰的纹样中寻找灵感。2、按照设计连续纹样的基本步骤和排列方法进行设计。3、画面干净利落,制作要耐心、细心。按要求,选择一种设计形式,大胆想象,完成设计作业。通过实践,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升华。总结1、学生作品展示
交流。2、教师总结,提出改进意见。自评、互评、交流经验。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肯定成绩,给予鼓励,巩固知识。板书设计连续纹样图案的构成形式<单独纹样连续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