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4-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4)页,7.73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1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教材分析:该节是初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小节内容。教材共设计有一个活动,两个题目,分别针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昼夜更替”;4幅地
图和一个总结。学生通过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学习,能够在地球仪上进行简单的方向辨别,对于地球自转的学习有一定知识基础。该节知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该节的学习又是后面地球公转学习的基础,应结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课堂活动,突破重难点。学情分析: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学生已有不少生活常识可以举例。但是初一学生还处在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弱,因此该节知识的难度比较大。在教学设计中,应认识到初一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但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足的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不同角度地球自
转的方向;1.能举例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活动,运用地球仪、Flash动画等教学工具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通过学生表演、Flash动画、生活实例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
生合作探究的精神;2.通过观看Flash动画、影视作品等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难点: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及产生原因。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及产生原因。教学媒体:PPT、地球仪、板书板图、Flash动画、影视作品等多媒体教
学方法:演绎法、讲授法、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时间新课引入生活情景引入展示与乌鲁木齐高老师QQ聊天的截图提问:乌鲁木齐人民的生活真的比德阳人民幸福吗?认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分钟新课讲解新课讲地球自转的特点展示表格结合教材和地球仪,积极思考做答用列表法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能力3分钟地球自转的方向板图:说明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提问:分别从三个角度观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呢?小组讨论,完成书上P17活动中的题目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3分钟1、用虚拟地球仪展示不同角度的地球自转方向;2、PPT说明在不同地图中正确标
出地球自转方向;3、介绍记忆地球自转方向的小技巧——“右手点赞法”。积极举手做答•观看同学用地球仪演示三个角度地球自转的方向;•举起手中的地球仪从不同角度进行正确的演示并说出自转的方向;•认真听讲,更正P17活动(1)中的答案。1、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5分钟解过渡:我们刚刚从概念、旋转中心、周期、方向四个方面学习了地球自转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虚拟地球仪来看看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现象?昼夜更替播放Flash动画,演示地球自转。1.暂停动画,说明昼半球和夜半球;1.转动虚拟地球仪,观察参考点的变化——说明晨昏线;1.观察参
考点,随着地球的自转,不断经历白天和黑夜,这种现象叫——昼夜更替。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做答做好笔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5分钟提问:地球要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条件?小组讨论做答培养小组合作能力7分钟假
设一: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假设二:如果地球不自转请两个同学到讲台进行表演认真观看思考培养探索地理的乐趣PPT展示题目用Flash动画演示东京、北京、乌鲁木齐三个城市看到日出日落的早晚积极做答认真观看,得出结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5分钟过渡:同纬度地
区,偏东的地点总是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那么偏东的地点在时间上就要比偏西的地点早一些,这样因为地球的自转,经度不同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别——时差。时差提问1:经度不同时间不同,那经度相同呢?提问2:怎么算出经度相处15°,时间相差一个小时的呢?PPT展示题目找出时差的概念,朗
读。小组讨论做答进行简单的时差计算培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5分钟展示乌鲁木齐高老师拍摄的照片播放“倒时差”视频感受时差对生活作息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他现象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呢?积极思考做答2分钟小结与练习小结PPT展示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回忆本节课所学
知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4分钟练习PPT展示题目积极做答检测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