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地区域》自主学习材料-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2)页,2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江三角洲》自主学习资料资料1:城市群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都市圈......(区)或大城市....为基本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密切......并最终实现同城化
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来源:《2016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资料2:星期日工程师80年代中期,当时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大多数企业一缺技术,二缺设备,三缺市场门路,关键还是缺少懂技术会使用生产设备的技术人员。于是,当时的乡镇政府和企业从上海等城市工厂和科研机构聘请
工程师、技术顾问和师傅,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因为他们这些在职人员在原单位都有任务,到乡企来帮助工作,属于“八小时工作制”以外的业余兼职,往往是星期六下来,星期日干活,周一又出现在原单位上班,“星期日工程师”的称谓应运而生。惠山区苏嘉镁碳砖厂1985年建厂初始,一无成熟技术,二无专用设备,
花一万多元买进一台旧压机,全厂10多个人员大胆探索,该厂从上海等地有关单位聘请了9名“星期日工程师”,成功研制了新型耐火材料,企业年盈利上千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期,锡山区瑞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决策开发通讯电缆器材中的接续系列模块,聘请了16名沪、宁等城市的“
星期日工程师”集中攻关,难题逐一突破,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来源:网易新闻)资料3:改革开放后苏州发展情况简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苏州抓住改革机遇,依托紧临上海这一特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
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苏州已经坐上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第一大地级市的交椅。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等五县市均进入全国经济十强县。超过1/5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苏州,外商投资企业2万多家,占全国1/10.(来源:苏州
统计局《2016年统计年鉴》)资料4: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合作主要举措1.大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在公路、铁路、城际快速交通、航道等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合作,先后衔接8条高速公路,1条铁路,宁杭高速、沿江高速、
崇启、崇海大桥,润扬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将长三角大交通体系日臻完善。2.产业领域合作稳步推进。上海工业企业如上汽集团、宝钢集团等以资产、技术、管理等优势,在长三角建立大批投资合作企业。3.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正在形成。三地科技部门共同承接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建设宽
带信息网技术平台,区域内信息资源,电子政务信息、电子地图等信息共享项目正在进行。在人才服务市场准入,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互认,人才服务合作方面开展合作,建立教学科研人员互访互学制度,推进长三角教育资源交流与共享。4.旅游市场合作逐步完善。在旅游客运网络、区
域旅游联动等方面进行合作。(来源:《上海年鉴》)资料5:大数据丨2016长三角地区旅游数据报告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打开旅游信息,长三角二日游、三日游游等信息扑面而来。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和
现代化旅游通道(机场、高速公路、高铁、长江、运河等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使长三角各旅游结点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整个区域的通达性和便捷度)的支撑,围绕各种旅游活动(如世博会、桃花节、电影节等)所构成的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凭借上海的都市风采、江苏的历史人文、浙江的山水景观等既有历
史文化的同缘性又有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的旅游资源优势,长三角基本上确立了“都市上海、文化江苏、山水浙江”的地区旅游形象。房车游是近两年长三角旅游的小明星。目前长三角主要有五条旅游主干线。以“游山水胜境,享恣
意人生”线路为例,其走向为上海-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大清谷)-临安(天目山、浙西大峡谷)-黄山(宏村、西递、花山谜窟)-上饶(婺源、三清山)-景德镇。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从取消三地旅游团的地接地陪到旅游资源与信息
的共享,从三地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销售到共同组团参加国内外的旅游促销,从打通旅游人才流动通道到共同编制长三角旅游景点导读,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到三地旅行社间的互相投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正全面向纵深
方向拓展。(来源:新浪旅游&微博发布《2016长三角区域旅游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