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 画故事》教学设计1-八年级美术下册湘美版.docx,共(4)页,26.24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2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画故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境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景导学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画故事情节的
基本步骤和方法。难点: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图片、教具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剪纸作品《猫和老鼠》。师:今天,我带来一幅画,请同学们根据这幅作品,来编个小故事。生:老鼠拿一串
水果请猫享用……师:老师带来的这幅作品是属于民间剪纸作品,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4,我们今天上新课第3课——《画故事》(引出主题)2、学习欣赏作品《老鼠娶亲》(年画)明代:分小组观察欣赏作品,并讨论、思考以下问
题:⑴作品是怎样在迎亲队伍中突出新郎和新娘的?⑵猫在画面中起到了什么作用?⑶这幅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⑷作品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引导学生进入状态,感受文字与画面的密切关系。二、用单幅画表现故事1、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时间、地点、场景。2、提炼故事高潮或矛盾焦点来安排画面。3、描绘表情、手势及体态刻画人物内心。三、欣赏作品1、《孔乙己》(插图)1934丰子恺⑴给画面命题⑵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⑶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⑷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
主题?2、《最后的晚餐》(壁画)1495-1498达.芬奇(意大利)①介绍《最后的晚餐》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在逾越节的晚上招集众弟子共进晚餐。耶稣入座后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此话引起在座众弟子们的一阵骚动,整个场面限于不安之中。画家生动地
描绘了每个人对这句话作出的符合自己个性的反应。②问题探究⑴尝试分析耶稣和犹大的姿态和表情,说一说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⑵尝试描述其他门徒的反应。四、课堂习作作业:为你喜欢的故事配一幅插图,用铅笔画出草图。(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2、画面注意主要人物与场景的合理安
排。五、展示优秀作业并评价。1、你最喜欢哪张作品?2、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3、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用单幅画画故事,并完成了草图。了解画故事情节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
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画故事》板书设计画故事《猫和老鼠》剪纸——引入主题《画故事》一、《老鼠娶亲》(年画)明代二、用单幅画表现故事三、欣赏作品1、《孔乙己》(插画)1934丰子恺2、最后的晚餐(壁画)1495-1
498达.芬奇(意大利)四、课堂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