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梅竹言志》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doc,共(2)页,5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1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课《梅竹言志》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竹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2、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竹的过程与乐趣,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欣赏——评述——练习。3、通过梅花、竹子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
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不少国画作品,而其中以梅花和竹子作品见多,由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欠缺,且很少用毛笔和宣纸作画,故不
能很好地欣赏、临摹国画作品。本课选择大量图片、作品欣赏、画梅步骤图及视频,以供学生参考,临摹梅花作品,体会用笔韵味,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能够初步的绘制一些简单的梅竹作品。教学重点:1、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结构特
征。2、竹子的绘画步骤、生长规律、形态变化及浓淡变化。教学难点:怎样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人格精神,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第一课时傲雪梅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组织教学,教师用课件出
示梅花摄影作品,介绍梅花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造型特点。出示王安石的《梅花》毛泽东的《咏梅》诗句和梅花的国画作品。2、教师评价小结: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这是诗人用文字语言的魅力表现出了梅竹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应该学习的高贵品质。3、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表现梅花的精神。二、识梅:欣赏梅花图片,观察其特点了解梅花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精神品质。三、名家作品赏析1、欣赏齐白石的《红梅》、吴昌硕的《墨梅图》和梅花国画作品(多
媒体课件同时出示)。2、学生自主欣赏,体会笔墨的韵味,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学生回答问题)3、教师评价小结四、尝试笔墨:1、教师演示用笔用墨方法用笔:中锋、侧锋、逆锋、拖笔(轻、重、缓、急)用墨: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干、湿、浓、淡)2、
学生自由体验笔墨韵味同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五、示范画梅:1、教师示范画梅:画主干——画旁枝——画花——调整。(多媒体展示画每步骤图例;教师画梅过程的录像;梅干的结构与画法;梅枝的结构与画法;梅花花朵的结构与画法。2、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梅花
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画梅。)六、展评作品:1、展示部分学生作品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2、布置下节课任务,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文字图片资料,为下节课画竹做准备。七、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竹子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竹子有关的诗
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