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6-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4)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西双版纳的位置。(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2.能力目标(1.)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
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要懂得民族团结。(2).懂得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二.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
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三.教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教师准备与西双版纳有关的图片以及ppt.2.学生准备(1
)笔记本、笔。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教师呈现与西双版纳有关的美景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想去当地游览?本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西双版纳2.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简单回答问题。(2)合作探究(1.)出示PPT中的西双版纳的地形图设问:找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西双版纳地处云南省南部,横断山脉的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因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丰
富的旅游资源。(2.)出示图8.3景洪市的气温和降水图。问题设疑:分析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和特征(3.)同学们观看图ppt中的8.4和图8.5中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动物。观看图片,并回答问题。学生观察地形图并小组讨论找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学生观察图,并小
组讨论。认真听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小组讨论并分析其原因。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并回答通过观看图片,吸引学生对该课时的学习兴趣。学生观看地形图,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加深学生对西双版纳的了解。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发挥小组的合作精
神,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出示图片泼水节,孔雀舞,竹楼和竹筒饭的民族风情。问题设疑:西双版纳盛行孔雀舞,竹楼和竹筒饭的原因?(5.)出示图8.6,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路线和存在的问题。(6.)课文拓展训练。小结总结本课内容。8引导学生保护
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板书设计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1.)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2.)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及特征。(3.)西双版纳的动植物及民族风情。(4.)西双版纳的旅游业。西双版纳是祖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
绿色宝地,境内保存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完成1-3题。1、关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双版纳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南部B,西双版纳处于横断山脉的中部C,西双版纳南部和老挝,越南接壤D,北回归线经过西双版纳地区2、西双版纳植物种类繁多,
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这些植物构成了()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B、高山植物垂直变化景观C、热带雨林景观D、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3.西双版纳素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这里有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动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A、
水源充足B、人们的环境意识强,不滥捕野生动物C、人工喂养D、热带雨林提供隐蔽场所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