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7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6-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docx,共(2)页,27.38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9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体会书法的博大精深并能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2.能够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3.能够按照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二、教学重点: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三、教学难点:按照不同书体的点
画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少数学生小学时学过书法,对楷书点画有一些初浅的认识,但对篆书、隶书和其他书体都没有接触过,没有系统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书法,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限于技法的临摹,没有深入感知各种书体点画的内在魅
力以及书法点画与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导入新课讲述学习书法的重要意义。展示一组师生活动照片配《高山流水》背景音乐二.篆书的点画之美1.赏析李斯《峄山碑》。通过欣赏和书写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简洁质朴、圆融含蓄
的篆书线条。2.以“禁”“及”二字解释“藏头”“护尾”“向下垂引”“转笔”等术语。展示李斯《峄山碑》三.临写体验演示“禁”“及”的写法,辅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感受、体验篆书的点画之美。“禁”“及”篆书贴四.隶书的点画之美1.赏析《张迁碑》《曹全碑》2.引导学生总结隶书“蚕头雁尾”,笔画多
向左右伸展,字形宽扁的特点。展示《曹全碑》例字“各、孝五.临写体验4.演示隶书的“长横”写法,学生跟练。5.演示篆书、隶书“定”“史”的写法,引导学生临习,感受体验隶书的点画之美。“定”“史”的篆隶字帖六.作业展示、课堂小结选出几类作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小结临写
活动。第二课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颜真卿学习书法的故事,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古代名人圣贤颜真卿视频二.楷书的点画之美欣赏颜真卿《勤礼碑》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柳公权《玄秘塔碑》,引导学生总结楷书的点画特点。勤礼碑九
成宫玄秘塔碑三.赏析例字赏析“律”字的藏露变化,两竖的左垂露右悬针的变化。“律”字帖四.书写体验1.点如鸟之翻然侧下,取其斜势;2.演示点及例字的写法,学生跟练;3.横如千里之云阵,笔势舒展开阔;4.演示长横及例字的写法,学生跟练;5.撇如象牙,坚挺
锋利;6.演示撇及例字的写法,学生跟练;7.平捺如生蛇渡水,抬头平尾,生动自然;8.演示平捺及例字的写法,学生跟练;9.竖弯钩如浮鹅戏水,昂头翘尾,生机盎然;10.演示竖弯钩及例字的写法,学生跟练。“玄”“女”“君”“之”“尤”五种点画的书写练
习。五.行书之美欣赏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六.草书之美赏析怀素《自叙帖》,欣赏王铎、张瑞图、王羲之的草书名帖。《自叙帖》《自书诗册
》《上虞贴》七.书写体验分别用楷书、隶书、小篆、三种书体临写“不及”两字,体验三种书体的点画特点。“不”“及”三种书体书写微视频八.作业展示选出几类作业展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希望.九.教学小结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工具。汉字书法不仅是人类所创造的最为
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千百年来,书法还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堂堂正正做真人”。书法是中国的国粹,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今天我们学习和体验了各种书体的特点和点画的书写方法,要想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