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DOC
  • 阅读 2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867.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8.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8.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8.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设计4-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doc,共(5)页,86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20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巧手剪团花学科美术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2月是否已实施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遵循《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

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北京工艺美术的学习,使学生对造型艺术门类之一的“工艺美术”形成新的认识,针对工艺美术的特点,学习相关的欣赏方法和知识技能。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享誉中外,名师巧匠技艺精湛,民间、本地区的传统工艺更需要大家传承。本节课是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第二节课,学习民间工艺美术,副标题为巧手剪团花。剪纸这种民间工艺学生很熟悉,而且材料易得、成本低廉、美观大方、适应面广而深受大众喜爱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传统工艺的意义;围绕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发挥身边的美术资源,学习本地有特色的剪纸工艺。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以月亮为主题引入团花剪纸,了解顺义区的剪纸大师,欣赏老师的作品,学习团花剪纸的特点、纹样寓

意。然后通过教师演示、实践,学会团花剪纸的方法。学生情况:学生生活在北京,对本地的工艺有着一些了解,他们在小学阶段也接触过剪纸制作的相关内容,了解其中的品类,但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北京或顺义地区的剪纸,缺少鉴赏方法和团花剪纸的寓意以及制作方

法,所以安排此课学习。教学方式:探究、欣赏、启发、示范,实践、展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欣赏作品、学生作业展示、多元评价。技术准备:电脑课件制作、音频播放、团花剪纸制作。教学目标(内容框架)2一、教学

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剪纸的工艺特点,知道本地区剪纸的代表人物。运用所学的剪纸方法,制作一到两副完整的团花剪纸。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交流了解团花剪纸的艺术特点和纹样的寓意;通过学习、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民间艺术的质朴、学习工艺大师对古老的工艺

美术文化的传承精神。体验团花剪纸作品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激发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研究学习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愿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有寓意的纹样,知道身边的工艺大师,学会六折法,完成剪纸

作品。2、教学难点:学习六折法以及在剪刻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流程示意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巧手剪团花教学过程(表格描述)创设情境确立目标听歌曲,确立学习目标明月导入探究文化欣赏师作体会特点教师演示传授方法身边大师激发传承独立动手突破难点理解在中国

团圆的意义教师引导,体会结构特点及纹样寓意教师讲授演示制作方法了解身边的剪纸大师学生作品展示,自评、互评、师评展示交流感悟提高课堂小节拓展升华学生制作,教师指导留问题给学生课下探究3教学阶段供参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布置教室:把各种剪

纸作品粘贴在黑板上和展板上供学生欣赏。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进到教师后,可自由欣赏剪纸作品,观察作品的造型、纹样等。为学生创设学习北京民间传统工艺的氛围,使他们尽快融入课堂。课前新课导入教师提问:1.这首歌的词是谁写的?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

下写的?2.一轮明月你能想到什么?总结:团圆、团聚对中国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以月亮、团员、团聚为主要为主题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巧手剪团花。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

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学生回答:月亮让我想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团圆、剪纸、形状是圆的„„教师用与本课有关歌曲引出月亮,再由月亮引出团圆的寓意,顺理成章的引出本课学习内容。3新课讲解1.最早的团花剪纸出示目前发

现最早的剪纸介绍剪纸的历史。2.团花剪纸的特点出示教师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团花剪纸的艺术特点?提示学生从折叠方法、结构、纹样上来欣赏。提问:老师的作品里有什么图案?老师想表达什么?你能为我的作品起一个名字吗?莲花:莲花出污

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鱼:富贵有余、连年有余。蝴蝶:蝴蝶与耋同音,故蝴蝶又被作为长寿的借指。如恋花的蝴学生回答:折叠方法:多次折叠结构:有中心、对称、图案重复纹样:吉祥、团圆、美好寓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的作品里有莲花、鱼、蝴蝶、花

;想表达清廉、吉庆、美好;清廉如水、吉庆有余、春暖春暖花开„„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如蝙蝠、鹿、桃,等。首先让学生知道最早的剪纸是团花剪纸,了解团花剪纸的重要性,希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然后通过欣赏分析老师的作品,了解传统剪

纸的艺术特点。通过让学生为老师的作品取名字和剪纸中的纹样分析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154蝶常被用于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纹样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吗?3.身边的剪纸大师郝兰英(民间艺人)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剪纸大师,大家知道她是谁吗?请学生看学案了

解郝兰英。欣赏郝兰英的作品,了解她的艺术特色。她的剪纸特点:剪纸形象质朴,接地气,将生活中的形象和民间传统习俗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4.团花剪纸的折法。教师演示六折团花剪纸的折法。出示剪纸的基本纹样。学生看照片回答:同学们看学案,了解郝兰英老师,欣赏她的剪纸作品,说出艺术特色。她的

剪纸特点:剪纸形象质朴,接地气,将生活中的形象和民间传统习俗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认真向教师学习六折法。接着通过欣赏民间艺人传统剪纸的作品,体会剪纸的不同风格,激发创作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利

用学案学习本课内容,锻炼他们总结资料的能力。本课学习六折法,教师带领大家折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学习,更好的掌握方法。实践操作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强调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作品图片和剪纸素材供学生欣赏和创作,提示学生作品要完

整。仔细听教师要求和提示,参考学案上的素材进行剪纸临摹或创作。给学生参考素材,不约束创作内容,便于学生活跃思维,发挥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剪纸创作中所产生的愉悦情趣。15分享交流教师在展板上给各组分好区域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扎到展板上。同学们展示作品并欣赏同学的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2效果评价请各组派一名代表介绍本组的作品,说一说优缺点。在交流的基础上,评价自己的作品及同学作品。此环节基于“新课标”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鼓励自评互评等

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助合作精神。35归纳总结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已经学习并体验了北京民间传统工艺团花剪纸。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折、剪方法更重要是通过我们的实践对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剪纸有了更加深入的接触。希望

大家更多的关注优秀的传统工艺,因为它们祖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对于北京工艺美术的了解等。回顾本节课的知识,鼓励学生多多了解传统文化。1拓展提高提问:针对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做?思考问题,自己该怎么做。鼓励学生关注北京的工艺美术,关注非物

质文化遗产,更希望他们能传承下去。1板书设计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巧手剪团花一、历史二、特点三、中国巧嫂四、六折法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