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走进北京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设计1-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doc,共(4)页,1.86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2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面塑兔儿爷的制作课时3课时上课地点美术教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图像识读,了解兔儿爷的形象特征、来源以及传说故事等,学会对兔儿爷的造型、动态进行拟人化的美术表现。2、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兔儿爷头部的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艺术实践,创新表现。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非
遗面塑文化,感受传统面塑工艺制作的愉悦。教学重点学习面塑兔儿爷头部的制作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合理运用揉、捏、刻、压等各种技法,制作有趣味、有文化内涵的面塑兔儿爷主题作品。教具面团、各种工具、教师示范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教师拿毛绒玩具兔子,现代学生的玩具
之一。由玩具引出明清时期孩子唯一的玩具——兔儿爷,引入新课。感受、回答、讨论交流通过生活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新课讲授一、认识兔儿爷对于兔儿爷,大家都有哪些疑问呢?什么是兔儿爷?为什么叫兔儿爷?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观看视频,归纳兔儿爷1、兔儿爷的形象:雕塑、三寸到三尺多高;粉
白面、长耳、兔面人身、顶盔掼甲、罩袍束带、左手托臼,右手执杵2、作用:祭祀、玩具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仔细观看视频,捕捉并归纳要点通过了解兔儿爷的发展与变迁,培养学生图象识读和文化理解23、兔儿爷的来源对月亮的崇拜
、是个捣药的仙兔4、传说:玉兔治病,穿神像盔甲,骑各种动物二、面塑兔儿爷头部的制作1、温故知新:同学介绍已完成的兔儿爷服饰。小思考:为什么用红色?参考庙中的神,表达吉祥、喜庆2、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制作兔儿爷的头部教师示范:①椭圆形的头部造型学生回顾制作过程、技法以及要
点学生观察头部制作,练习揉、搓、压的技法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温故知新,强化兔儿爷形象通过头部制作练习,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3②五官造型:眼睛、嘴、鼻子③盔头装饰:3、制作技法:揉、压、搓条、刻、叠加等4、色彩:喜庆的色彩,对比色、同类色、邻近色等表达
吉祥和幸福。学生观察五官制作,练习揉、搓、压、刻的技法学生观察盔头制作,练习压、贴、卷、插、的技法学生总结归纳使用技法和色彩,回顾知识学生,体会制作工艺,感受传统技艺的精湛课堂实践1、学生练习制作兔儿爷头部2、创意表
现面塑兔儿爷形象学生练习兔儿爷头部制作学生组合完整兔儿爷形象,对兔儿爷手中的物品进行创意表现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4课堂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自己制作的感受。学生介绍自己作品,总结制作技法进行自评,互评培养锻炼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课后拓展老北京兔儿
爷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创新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形式。学生欣赏通过图象识读,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