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动的人物动态》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DOC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2.749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4.生动的人物动态》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4.生动的人物动态》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4.生动的人物动态》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4.生动的人物动态》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docx,共(7)页,32.7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19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动的小泥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动的小泥人》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3册第四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欣

赏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特别是了解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学习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民间艺术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民间泥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

乐观向上的感情,无拘无束的自由想象,反映了浓厚的生活情趣,作品大多运用夸张、简练的基本造型方法,给人以美能力目标:用黏土捏一个生动的小泥人,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民间和传统泥塑作品,特别是天津“泥人张”六代传人传承一种泥人技艺——匠人精

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各种民间泥塑和传统泥塑作品,难点: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的小泥人。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山东高密泥虎一件学具准备:泥巴、泥塑工具四

、教学特点引导、启发,对传统和民间泥塑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匠人精神的深刻学习。五、教学过程1、准备阶段:课前5分钟,课件展示一组泥塑作品。(背景音乐)设计意图:上课前先烘托出一种民间艺术氛围,学生从中领

略民间艺术的质朴的美感,并通过对屏幕上的图片的观察,交流信息,为学习本课知识打下基础。(二)新课学习一、激发兴趣,欣赏导入(约5分钟)欣赏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屏幕上的作品吗,知道是什么做成的么?这些作品从造型

的角度看,用一个词形容应该是?”学生异口同声:“泥塑作品”“泥做的”“生动”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动的小泥》人这一课”。1、了解泥塑的起源: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泥为原料,或素或彩,以动物和人物为主。泥塑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为四千至一万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幻灯片欣赏一: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约6千-7千年前)河南新郑李裴文化遗址出土的土猪、羊头等。(约7千年前)二欣赏典型的泥塑作品(约15分钟)幻灯片欣赏二:天津泥人张彩塑(第一代张明山)通过

欣赏泥人张作品,教师启发同学们说出泥人张彩塑的特点,教师总结,近代著名的天津“泥人张”彩塑始创于清道光年间,“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创作的彩塑作品<<吹糖艺人>>,曾获得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各种国际博览会的奖状、奖牌共二十余件。张明山从小8岁学艺,随父张长林捏塑。13岁已能独立创作,

18岁成名.故有“泥人张”之称。幻灯片欣赏三:天津泥人张彩塑(第一代张玉亭)张玉亭更注意观察生活,反映市井文化,善于从动态中把握人物,将民俗题材,如360行的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他的代表作《钟魁嫁妹》是一件2米余长的彩塑组雕。幻灯片欣赏四:天津泥人张彩塑

(第三代张景祜)张景祜从九岁开始学泥塑。在继承上两代写实风格的同时,又吸收其它捏塑与描画之长,终于始“得”于《霸王别姬》的神。幻灯片欣赏五:天津泥人张彩塑(第四代张铭、张铜、张钥和张锠等)90年代的泥人张,不仅反映时代内

容和在形式上表现传统泥人张彩塑的写实性,还兼顾当代彩塑的装饰性和现代感幻灯片欣赏六:天津泥人张彩塑(第五代张乃英先生和其子第六代传人张宇)对艺术本真的坚持和执著,二百年来,六代传人守候着一份不变的信仰,专注做好一件事情,这个时代的主音符,匠

人精神.幻灯片欣赏七:山西太原晋祠侍女像山西太原晋祠侍女像,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另外,祠内的在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幻灯片欣赏八:无锡惠山泥人的色彩特点无锡惠山泥人:相传

始于明代,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经艺人们世代艺术实践,形成了无锡泥人的独特风格.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代表作品“大阿福”广为人知。幻灯片欣赏九: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

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彩塑是莫高窟艺术的主题内容,现存上起东晋十六国晚期,下至西夏.元,历时一千余年间所造2000余身,其中基本完好和保存原貌者近半数.莫高窟彩塑全面系统的反映了我国彩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部真实系统的

彩塑史.幻灯片欣赏十:山东高密泥玩具山东高密泥玩具,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造型,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世界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的珍品。在艺术造型上,概括的造型,力求神似的特点而独具风采。色彩主调用纯色,追求鲜艳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的艺术效果,“鲜”、“

嫩”、“冷”之感。幻灯片欣赏十一:击鼓说唱俑(东汉)出土于四川成都,汉代的雕塑家并非简单地模仿生活中的场景,而是采用极其大胆夸张的手法,着重表现说唱者那种特殊的神气.三、泥人物制作方法幻灯片欣赏十二:泥塑所用工具

包括金属刮片,木刮片,吸水海绵块,两头修坯刀,单头木质修坯刀,针锥,钢丝割泥器,双头泥刀、喷壶等。幻灯片欣赏十三:泥塑人物成型的基本手法基本手法:捏,卷,贴,刻,捏压,团搓,粘接团搓团是将塑泥放在掌心中

,双手配合不断旋转,将塑泥团成围团;搓是来回辗转,将塑泥搓成条状。有时也可放在光滑的台面上,用手或工具进行团搓。通常用于塑造物体的基本形体。捏压团搓出来的基本形体,通过捏压使它产生变形。捏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等互相配合,以适当的压力去改变原来的形态;压

一般是用于较大的形体变化.粘接塑制一些构成部分,如人四肢.头和身躯等,往往是在分别做好后再粘接上去。泥塑粘接只能利用自身的粘性,并掌握好湿度,使接合处基本结合牢实,再小心按抹、修饰、整理,使它粘接得密实不露痕迹。幻灯片欣赏十四:泥塑人物

成型的一般过程制作过程:设计构思-----练泥------制作各部分轮廓------修改调整--------塑造细节幻灯片欣赏十五:捏泥塑人物时注意事项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锁碎,强调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2.

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以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四、课堂实践(音乐想起,学生动手做生动的泥人,)(约15分钟)幻灯片欣赏十六:1、感受泥性,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2、分成两组,如

音乐演唱、歌舞表演;体育运动等组合人物的各种动态泥人五.课堂总结,展示评价学生课堂作品(约5分钟)请同学到前面讲解自己的泥塑作品,举办一个小型泥塑展,请同学们欣赏评出最生动小泥人。在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同学们感受泥材、感受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民间泥

塑表达了劳动人民纯真、热烈、乐观向上的感情。最后以罗丹的一句话来共勉。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总之,这一课学生在看看、捏捏、玩玩中体验泥塑创作中的乐趣,懂得美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

课堂中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体现美、感悟美、用双手捕捉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不足之处在于课堂时间比较紧,不利于学生制作细节,只能表现大体感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