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课 学画山水画》教学设计2-八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docx,共(4)页,19.92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1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通过引导学生对笔墨和勾、皴、擦、染、点等技法的学习与运用从一树一石画起,认知山水画的画法步骤,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征,使学生能够用笔
墨大胆的去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让学生对中
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二、学生分析通过前期人物画和花鸟画的欣赏,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能
够做到对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但学生们缺少笔墨方面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够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营造;2、初
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学生能创作或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课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借山川之情,抒发感情描写意境的;2、通过示范教学法与动手实践,让学生近距离领
会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2、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1、通
过对山水画构图、留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美;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学生对笔墨和勾、皴、擦、染、点等技法的学习与运用。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
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导入环节:使用微课视频展示祖国的大江大河、秀美山川,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拉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践环节:使用微课视频展示山石、树木和山水画的基本画法,既可以节约上课实践,又可以重复展示,增强学生记忆。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一、情境导入课件展示祖国各地风光,从名山大川
的雄伟到小桥流水的秀美,从滚滚江水的磅礴到江平如镜的娴静,从枫叶如火的热情到枝叶凋零的萧条。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给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学生在欣赏优美的图片和不同方式的表现绘画后,激发兴趣。微课展示风光图片。二、初步感知1、中西对
比:视频展示多种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速写、中国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教师抓住时机展示西方的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并提出问题: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西方的风景画忠实于自然,追求光色变化和明暗
色彩;而中国好的主要特点石意境和情感的表达。2、名画赏析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这幅画取柳宗元的诗《江雪》所述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整幅画面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只上独坐垂钓的渔翁,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
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更突现出一个“独”字,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这真是“虚
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总结:中国山水画正是通过构图,空白,墨色的运用来寄托画家的人生理想和品格追求的,讲究诗情画意,这就是山水画的灵魂,即画中讨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侧重,分析山水画作品与实际风景画的区别。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意境。讨论: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样的
景物?你觉得这幅画能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微课展示中西绘画作品。展示《寒江独钓图》高清图片的意境。3、分组赏析:分为若干小组继续讨论分析其它三幅作品,并描述每幅画的特点。4、教师小结: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
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l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l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l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
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分组讨论其它三幅作品。三、探索实践学习山石、树木及简单山水画作品的造型方法和绘画技法,初步感受中国山水画独特魅力。1、山石的画法l勾形,了解石分三面;l皴擦,表现质感;l点苔,丰富山石;l染色,完成绘制。2
、树木的画法l勾出树形,表现树分四枝;l添加小枝,丰满树形;l皴擦点染,表现质感;l点叶,注意疏密变化。3、山水画的画法步骤:l注意构图,用淡墨勾出树木,山石,建筑;l对树石建筑分别进行皴擦,表现质感和前后层次;l用淡墨完成点染,表现
明暗;l着色,主要用到花青、赭石、草绿等色,逐步上色,切忌一次铺完;l题款用印,根据画面意境,书写相关诗句,作为画面的提升和构图上的补充。观察讨论各种皴法对于山石、树木质感表现的影响。微课展示山石、树木的
画法步骤,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多次播放。四、乐中体验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出山水画的笔墨意趣和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将班级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命题创作练习,实践中体会山石树木的画法。第一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二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通过练习,感受山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景
,引导学生画出有趣的山水画小品,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山水画笔墨技法,感受山水画中意境的体现。可利用微课边播学生边参考临摹。五、展示学生山水小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学生总结收获、体交流点评师点评。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评价:1、画面的构图以及山石、树木的勾皴点染技法;2、画面是否能体
现出山水画的意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诗句所描绘的场景。会,提出碰到的问题。六、总结升华山水画是画家寄情于山水,通过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通过山水的意境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咱们同学们也要明确艺术来源
于生活,并且要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通过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及个人人格魅力。七、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亮点在于抓住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通过对山水画的赏析和山水画技法的学习尝试,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山水画,并能感受到山水
画传情达意的笔墨情趣,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使用了微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既能高质量展示山水画作品的魅力,也能详细的展示山水画创作的步骤和过程,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