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国美术馆(选修)》PPT课件1(1)-七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ppt,共(31)页,12.06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0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蒋兆和的人物画第二课北京市民族学校刘利红2015年5月21日蒋兆和生平:擅长画:表现内容:代表作:蒋兆和(1904—1986)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刻苦自学绘画,成为大家。擅长水墨人物画。1937年后定居北平,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人民苦难生
活的人物画,其代表作《流民图》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转向儿童题材与历史人物的表现上,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他以在中国水墨人物画表现上的创新精神,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大画家。生平:四
川泸州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画:水墨人物画表现内容:苦难人民,儿童题材与历史人物代表作:和平,流民图,祥林嫂,一、蒋兆和的《流民图》是一幅怎样的作品?想一想谈一谈•本画的表现内容是什么?•画家
想表现什么?•你对画面的哪个情节印象深刻?一、蒋兆和的《流民图》是一幅怎样的作品?历史背景:《流民图》作于日寇侵华战争期间,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作品真实地表现了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1943年10月
29日,《流民图》于北平太庙公展,几小时后即遭日本宪兵队查禁。1944年《流民图》在上海展出后下落不明。1953年在上海发现时已霉烂不堪,仅存半卷。1995年,蒋兆和的几位学生依据原作照片,合作完成《流民图》全卷复制品。该作
品高2米,全长约26米,表现了流亡难民悲惨的生活。他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100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表达出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也把沦陷区的真情实景留给了历史。总结概括蒋兆和的《流民图》孩子们为什么要争抢食物?通过对流民苦难流亡生活的真实描绘,揭露侵略者的残
暴,并对战争进行控诉,表达了作者热爱和平、同情人民的情感。蒋兆和是如何表现流亡民众的痛苦生活的?老人为什么用手捂住了小孩的眼睛?蒋兆和是如何表现流亡民众的痛苦生活的?孩子死了,母亲的痛苦和无助刻在了脸上。蒋兆
和是如何表现流亡民众的痛苦生活的?画家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100多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难民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画“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先河制作。谈一谈你对《流民图》的认识与理解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先河制
作。1、画面中人物多为()表现形式()画面长()米2.“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大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你怎么理解这句话?3.你对整幅画的评价?小结100多个中国水墨人物画264、你能模仿画中人物吗?、观察下面的作品,看
看蒋兆和在什么地方运用了明暗造型的方法。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的特点——中西结合立体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的贡献稚(中国画)1974蒋兆和勾线:设色:用墨:勾线:设色:用墨:朴实自然明暗立体通过对比,说一说蒋兆和是如何体现中西结合的绘画特点的?观察与思考写生真实均匀
概括平涂装饰装饰美感蒋兆和的人物画,在表现技法上,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造型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开启
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传统的审美情趣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蒋兆和水墨人物画作品欣赏曹雪芹像杜甫像掏耳图为人民写照,歌颂人民。读报图百龄老叟藏族老汉红领巾的祝福爱好和平爱好和平,表现解放后的新生活。课堂总结1、蒋兆和人物画的
特征?2、蒋兆和画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人们?3、通过对蒋兆和人物画的学习你有哪些想法?课后作业每人写一篇学习蒋兆和人物画的心得体会及对流民图的认识。北京市民族学校刘利红201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