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导与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含解析).doc,共(9)页,226.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9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1、2、3、4、5、6、7、13、14城市区位因素与城市等级体系8、9、10、11、12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
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017·浙江温州质检)某大城市依山傍水,规划完整,下图是该城市距市中心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据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三类用地分别为()A.①商业用地②居住用
地③农业用地B.①商业用地②农业用地③居住用地C.①居住用地②商业用地③农业用地D.①居住用地②农业用地③商业用地2.图示范围内的地形()A.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东南外围B.以山地为主,平原分布西南外围C.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西部外围D.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东南外围解析:1.A2.C
第1题,读图可知,①在距市中心0~10千米范围内比重最大,应为商业用地。②在距市中心10~20千米范围内最大,应为居住用地。③在距市中心20~30千米范围内最大,应为农业用地。第2题,根据20~30千米范
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该范围农业用地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可判断出图示范围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外围。(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①、
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商品零售中心及大型物流基地的分别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若该城市拟建为绿色生态城市,则城市空间形态的延伸是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3.A4.B第3题,商品零售中心主要针对大量的消费人群,主要分布于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市中心,①位置
符合要求。大型物流基地对交通条件要求高,且占地面积大,宜选择在交通通达度好且地价低廉的②地,故选A。第4题,绿色生态城市考虑风向、地形、现有商品零售中心及城市功能区分布状况,东南方向地形平坦开阔,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向,且交通便利,发展前景好,故选B。(2017·山东潍
坊模拟)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其中公共交通主要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办公、居住、文
化、教育等为一体的城区,在公交线路的沿线,尤其在站点周边土地高强度开发,公共使用优先。据此回答5~7题:5.TOD模式的最主要优点是()A.节省建设用地B.缓解交通拥堵C.降低建设成本D.增加绿化用地6.下列最适宜推行TOD模式的城市是()
A.巴西利亚B.大庆C.香港D.桂林7.按照TOD模式,下列功能区布局时,离公交站点由近到远依次是()A.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B.办公区、居住区、核心商业区C.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D.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解析:5.B6.C7.D第5题,根据材料提示,TO
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公共交通的主要优势是减小私家车的出现频率,能缓解交通拥堵现象。第6题,材料中显示的TOD模式的含义可知,该模式最适宜在人口密集、商业发达、土地面积小的城市,结合题目中涉及的四个城市,香港最适宜推行该模式。第7题,材料中“在站点周边
土地高强度开发,公共使用优先”,则可知离站点越近,布局付租能力高、人流量大的功能区,所以离公交站点由近到远依次是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2017·福建莆田质检)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各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类似河流的干流和支流的一种新型城市
关系模式。这种“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较强的中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大连、沈阳为“经济河流下游城市”的原因
是()A.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大B.分布在河流干支流的交汇处C.海路窗口,连通东北与外界D.通达性好、联系程度高9.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程度()A.北方高于南方B.中部高于东西两侧C.大庆高于哈尔滨D.吉林
高于长春解析:8.D9.B第8题,由材料“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可知,经济河流下游城市通达性好,联系程度高。第9题,从图中流动路径可以看出,中部流通路径的线条较粗,且由北、东、西向中部汇流,故该地区联
系程度中部高于东西两侧,南方高于北方。(2017·山东泰安一模)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彼得堡罗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
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下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读图,回答10~12题:10.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C.气候适宜,适于长
期屯兵驻扎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11.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A.土层冻融B.地形复杂C.风大浪高D.丛林繁茂12.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水运压力B.缓解城市内涝C.营造旅游景观D.便于城区用水解析:10.D11.C12
.B第10题,该岛四面环水,易守难攻,便于抵御外敌入侵;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岛所在地区多泥潭,地质条件差;由于该地位于60°N附近,气候寒冷,光热资源不足,农业条件较差。第11题,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除泥潭广布外,由于该岛靠近波罗的海,受西风和潮汐影
响导致风大浪高,故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风大浪高。第12题,由于圣彼得堡市海拔低,易导致内涝,所以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内涝。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根据下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各题:(2
8分)(1)判断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该城市未来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A、B、C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位置及判断理由。(10分)(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和自来水厂。请根据所学
知识完成下表。(12分)地点拟建项目是否合理判断理由①化工厂②自来水厂解析:第(1)题,该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因此河流是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城市的东北方向有新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且有
河流流经,发展条件优越。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靠近旅游观光带和文教区,远离工业区且位于河流上游,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第(3)题,①处位于河流的上游和盛行风的上风向,不宜建设污染严重的化工厂;②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答案:(1)河流东
北方向有新建的铁路及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好;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水运便利。(6分)(2)B环境优美;靠近文化教育区;位于河流上游;距工业区远等。(10分)(3)(12分)地点拟建项目是否合理判断理由①化工厂不合理位于河流上游,污染水体;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严重②自来水厂合理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14.(2017·四川宜宾模考)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4分)(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8分)(2)判断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
,并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8分)(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除工业用地21世纪后有下降外,各种土地利用变化均呈上
升趋势。第(2)题,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主要是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第(3)题,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因素一般包括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等。答案:(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交通和道路广场用地为主。总
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到21世纪以后,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8分)(2)A:商业区(商业文化区);B:住宅区;C:工业区。经济因素(地租高低)。(8分)(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
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