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4章 第1、2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含答案).ppt,共(51)页,1.149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78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章基因的表达考纲内容能力要求命题分析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Ⅱ1.本部分内容新课标卷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内容包括转录、翻译的概念,反应的过程、条件和场所,以及对密码子概念和密码子简并性的理解。2
.命题趋势: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非选择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基因表达等相关内容。[考纲导读][思维网络]第1、2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点一基因的表达[考点梳理]一、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1.RNA的结构和种类C、H、O、N、P核糖细胞核细胞质氨基酸核糖体2.基因的转录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场所:主要是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2)过程信使RNA、核糖体RN
A、转运RNA(3)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基因的翻译(1)场所:________。(2)过程(3)产物:多肽蛋白质。核糖体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区别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mR
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tRNA中与mRNA中密码子互补的三个碱基作用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特点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与mRNA中密码子的碱基
互补4.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关系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联系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配对③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对
应关系(续表)转录、翻译过程的注意点(1)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2)翻译过程中mRNA并不移动,而是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进而读取下一个密码子。(3)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
对不是A—T,而是A—U。(4)解答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问题时,应看清是DNA上的碱基对数还是个数,是mRNA上密码子的个数还是碱基个数,是合成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个数还是种类数。(5)翻译起点:起始密码子决定的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翻译终点:识别到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即
停止。(6)一个mRNA分子可相继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进行多条相同的肽链的合成。(7)复制和转录发生在DNA存在的部位,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质粒等。[基础测评]1.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进行D
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B.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变长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不同位置,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D.动物细胞内的mRNA均需要通过核孔后才能进行翻译答案:A2.在双链DNA中,已知其中一条(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
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C+U)应是()B.1D.1.25A.2.5C.0.4答案:C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A.从时期上看,都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B.从条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C.从原则上看,
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从场所上看,都能发生在细胞核中答案:B考点二中心法则[考点梳理]1.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1)噬菌体等DNA病毒的中心法则(2)烟草花叶病毒等RNA病毒的中心法则(3)HIV等含逆转录酶的RNA病毒的中心法则(4)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中心法则2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蛋白质的结构酶间接(1)直接方式: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①机理:基因蛋白质结构生物体性状。②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2)间接方式: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________控制生物体
的性状。①机理:基因酶的合成细胞代谢生物性状。②实例:白化病、豌豆的圆粒和皱粒。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3)有些基因可影响多种性状,如下图中基
因1可影响B性状和C性状。[基础测评]1.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
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答案:B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性状改变的直接原因一定是mRNA发生了改变B.在转录和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原料、酶各不相同C.R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
后均可合成病毒的DNAD.皱粒豌豆的形成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答案:B考向1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典例1](2018年新课标Ⅰ卷)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
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
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
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
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答案]B项目DNA复制转录翻译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中核糖体上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
A聚合酶等)和ATP酶(RNA聚合酶等)和ATP酶、ATP和tRNA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项目DNA复制转录翻译碱基配对方式A-TT-AC-GG-CA-UT-AC-GG-CA-UU-AC-GG-C信息传递DNA→DNAD
NA→RNAmRNA→蛋白质产物2个相同的DNARNA(mRNA、tRNA、rRNA)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DNA仍保留1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提高合成蛋白质的速度(续表)[考向预测]1.(
2018年浙江卷)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B.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
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C.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miRNA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所致解析: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起始密码在mRNA上,A错误;miRNA与W基因
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与U、C与G,C错误;据图可知miRNA蛋白质复合物中miRNA为单链,D错误。答案:B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
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解析:根据中心法则,RNA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A正确;不同RNA形成过程中所用的的模板DNA是不同的片段,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也会发生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产生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RNA链可以与模板链互补,D正确。答案:C3.(2018年安徽黄山八校联考)如图所示为甲、
乙两类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甲与细胞乙都有的细胞器有核糖体B.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移动C.图中①过程有碱基配对现象,而②过程没有碱基配对现象D.细胞甲和
乙中每条DNA上含有的游离磷酸基团数目不相等解析:据图可知,甲无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乙有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核糖体在信使
RNA上的移动的方向是5′端→3′端,B正确;①为转录过程,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与mRNA上的碱基配对,②为翻译过程,mRNA上的碱基与tRNA上的碱基配对,C错误;原核生物的拟核中的DNA是环形的,无游离的磷酸基团;而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DNA是链状的
,DNA分子有两条链,每条链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DNA分子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细胞甲与细胞乙中每条DNA上含有的游离磷酸基团数目不相等,D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转录与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聚合酶可催
化两个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每种氨基酸都由多个密码子决定C.转录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翻译过程中无氢键的形成D.转录可发生在叶绿体内,翻译需要多种RNA参与解析:在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进行解旋和催化两个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A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
所以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B错误;转录是形成单链mRNA,翻译是形成多肽链,都没有氢键形成,C错误;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存在转录和翻译过程,翻译过程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参与,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
与蛋白质,D正确。答案:D5.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A.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B.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C.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D.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解析:分析图
形可知,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两者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A错误;③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或叶绿体,B错误;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不同,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C错误;由肽链的长短可判断出③过程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
右,D正确。答案:D[典例2](2018年广西钦州三模)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个过程都属于“中心法则”的内容B.三个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C.DNA复制和转录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D.
某段DNA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100个考向2基因表达中碱基配对方式及相关计算[解析]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A正确;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需
要消耗能量,B正确;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C错误;DNA中碱基数∶mRNA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某段DNA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100个,D正确。[答案]C比较内容数目基因
中能编码氨基酸的碱基数6mmRNA上的碱基数3m密码子数m参与转运氨基酸的tRNA数无法确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m蛋白质中的肽链数n蛋白质中的肽键数m-n缩合失去的水分子数m-n说明:上述数量关系是在只考虑编码氨基酸的碱基序列的前提下提出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几种数量关系
[考向预测]6.(2018年天津卷)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
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C.1/8B.1/4D.1/9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
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答案:D7.经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
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A.18%、26%C.26%、18%B.28%、22%D.44%、8%解析:mRNA中U占26%,A占18%,以其为模板反转录的DNA中T+A=26%+18%=44%,所以T=A=22%,G=C=50%-22%=28%
。答案:B8.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①②③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的________。(4)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
例为________。(5)人的白化症状是由基因异常导致③过程不能产生________引起的,该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4)
①②③过程分别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即G+U=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说明mRNA中G为29%,则U为54%-29%=25%,模板链上G为1
9%,说明mRNA中C为19%,而C+A应为1-54%=46%,A应为46%-19%=27%。DNA是两条链,腺嘌呤所占的比例应是(25%+27%)÷2=26%。答案:(1)细胞核(2)复制细胞核mRNA细胞质(核糖体)蛋白质(3)tRNA简并性(4)26%通过控制酶的合
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5)酪氨酸酶制生物的性状考向3中心法则[典例3]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
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解析]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
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构成基因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项错误。[答案]D中心法则各生理过程确认的三大依据[考向预测]9.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和
中心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全部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DNA和RNA彻底水解共有12种组成成分C.转录时,mRNA从DNA脱落是因为遇到了终止密码D.真核生物基因中,每相邻
三个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解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全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因此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DNA或RNA,A正确;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A、T、C、G四种碱基,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A、U、C、G四种碱基,即DNA和RNA彻底水解共有8种组成成分,B错误;基
因首端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基因尾端的终止子起到终止转录的作用。所以转录时,mRNA从DNA脱落是因为遇到了终止子,C错误;真核生物的mRNA中,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D错误。答案:A10.(2018年山东菏泽期末)如图是中心法
则及其发展的内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B.a、e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b、c所需的原料也相同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b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而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解析:据图可知,生物的遗传信息除了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中,还可以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A错误;a、e过程分别是DNA复制和RNA逆转录,都是合成DNA,所需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b、c过程分别
是DNA转录和RNA复制,都是合成RNA,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因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表现型是通过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体现,这些都需要蛋白质作为基础,C正确;b过程是DNA转录,合成RNA,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而e过程是RNA逆转录,形成DNA,需要逆转录酶催化,D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