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国美术馆(选修)》教学设计1-七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doc,共(8)页,6.75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2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蒋兆和的人物画》使学生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在整体上形成初步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认识画家及所创作
人物画的艺术特点,而且能够深刻体会蒋兆和先生的满腔的爱国热忱和民族精神,对于美术与社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欣赏《蒋兆和的人物画》,从认识蒋兆和到对流民图的欣赏与分析,通过对
比最后总结出他画人物画的特点。学生对《流民图》的学习,要铭记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情感,感悟艺术家的正义与良知,从而更深一步的认识美术的社会功能,美术的价值和意义。学生情况:初二的学生的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欣赏《蒋兆和的人物画》就是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学生通过看、想、说这三部完成。
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敏捷,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与老师积极配合,有独到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方式:讲授式、启发式,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八下美术书、学案教学重点:用美术的方法赏析蒋兆和的水墨人物《流民图》,认识画家的绘画特点。教学难点:用语言
描述蒋兆和人物画的内容,分析表现手法,并对作品进行简要的评价。技术准备:录像机,电脑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了解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能够用美术的欣赏方法赏析《流民图》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交流活动中,能从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方面,赏析蒋兆和人物画的代表作品
《流民图》通过绘画作品对蒋兆和的艺术特点与成就评述,写出评述短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刻体会《流民图》传递的爱国热忱与民族精神,铭记民族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信念,通过欣赏蒋兆
和的人物画,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识美术创作的意义与价值。板书设计蒋兆和的人物画《流民图》长卷。水墨人物中西结合人物特点立体感强真实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情境导入——蒋兆和的生平介绍(视频)————流
民图的分析与赏析-----作品对比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总结---课后作业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情境导入讲授新课稳定学生情趣学具摆放整齐一、画家介绍1、视频欣赏蒋
兆和的生平介绍。他刻苦自学绘画,成为大家。擅长水墨人物画。1937年后定居北平,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人民苦难生活的人物画,其代表作《流民图》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绘画转向儿童题材与历史人物的表现观看视频对蒋兆和的介绍思考、回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思考引发
学习兴趣。视频1分钟8分钟讲授新课讲授上,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他以在中国水墨人物画表现上的创新精神,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大画家。1、填表(表格另附)二、欣赏《流民图》1、整体感受想一想,谈一谈•本画的表现内容是什么?•画家想表现什么
?•你对画面的哪个情节印象深刻?2、历史背景《流民图》作于日寇侵华战争期间,从1941年开始构思,至1943年完成。作品真实地表现了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1943年10月29日,《流民图》于北平太庙公展,几小时后即遭日本宪兵队
查禁。1944年《流民图》在上海展出后下落不明。1953年在上海发现时已霉烂不堪,仅存半卷。1995年,蒋兆和的几位学生依据原作照片,合作完成《流民图》全卷复制品。2、观看两段视频,感受当时日军的行为,对人民的伤害。3、再
次看流民图加深对画面的认识。并具体介绍本幅画的艺术特点。看短片,提取相关信息并回答。把得到的信息准确的填写在表格中。学生初步认识画面感受历史,增强爱国热情。欣赏并总结同时在画中圈画。引发学生对流民图的关注及初步认识。Ppt学案PPT视频24分钟新课流民图该作品高2
米,全长约26米,表现了流亡难民悲惨的生活。他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100多个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表达出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也把沦陷区的真情实景留给了历史。3、总结概括A用词语说出本画的
特点饥饿、死亡、艰苦、恐怖等B、并指出在画面的具体位置。4、局部重点分析。饥饿学生到前面在画面中圈画。并用概括的语言说明。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仔细看作品品味画家意图。PPTPPT死亡孩子死了,母亲的痛苦和无助刻在了脸上。通过对
流民苦难流亡生活的真实描绘,揭露侵略者的残暴,并对战争进行控诉,表达了作者热爱和平同情人民的情感。恐怖老人为什么用手捂住了小孩的眼睛?5谈一谈你对《流民图》的认识与理解画家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了100多个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难民形象,给
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画“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鸿篇巨制”、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先河制作。6、小结a、画面中人物多为()表现形式()画面长()米学习概括画面。局部强调深刻感受画家的目的PPTB、“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大众,离开了
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你怎么理解这句话?C、你对整幅画的评价?D、学生模仿画面中的情景动作准确、表情到位。7、填写学案:请你总结流民图的艺术特点。回答问题,并填写。学生非常的投入,效果特别棒填写学案Ppt学案人物画一、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的贡献1、蒋兆和的人物画的特点---中西结合
立体感强分析蒋兆和的人物画找到他的明暗体现在哪几个地方。2、对比,找到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勾线:写生真实对比两幅同一时期的作品,分析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通过对比找到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PPTPPT7分钟均与概括设
色:朴实自然平涂装饰用墨:明暗立体装饰感想。3、总结蒋兆和的人物画,在表现技法上,融合了中国画的线描和西画明暗造型的表现手法,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饰的画笔表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
,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使中国的水墨人物画由传统的审美情趣转换为表现人生、人性,表达人文关怀,呼唤仁爱精神。4、填写学案总结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学生齐读,加深印象。语言概括,精炼学案课堂总结1、蒋兆和人物画的特征?2、蒋兆和画中表现的是怎样的人
们?3、通过对蒋兆和人物画的学习你有哪些想法?四、课后作业。每人写一篇关于蒋兆和人物画的赏析评述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同时对蒋兆和的致敬。5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教学阶段,如创设情境、温故知新、新课学习、实践活动、分享交流、效果评价、归纳总结、拓展提高等。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在我的教学设计中,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设计特色:1、由于学生与这幅画的年代有差距,所以课前学生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在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环节,使得教学内容出色完成。2、学生了解蒋兆和人物画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欣赏方法,对《流民图》进行欣赏和评述。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思考,思维活跃,在老师的引领下能层层深入的分析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4、对蒋兆和人物画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国热情。5、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模仿环节,由学生模仿画中的情节,学生有的俩人一组模仿孩子抢食物,有的表情到位表现飞机飞过时的恐惧
,还有一位女生趴在地下模仿死亡,学生非常的投入,效果超出预期。教学反思1、本节课讲的是蒋兆和的人物画,首先通过看视频对蒋兆和有一个初步认识,欣赏《流民图》时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体会这幅画,感受当时画家的创作意图,和绘画特点。2、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课堂容量较大,活动
较多,学生的参与积极,并能运用语言总结出流民图的绘画特点,感受画家的创作意图。3、本节课设计了学生模仿环节,由学生模仿画中的情节,学生有的俩人一组模仿孩子抢食物,有的表情到位表现飞机飞过时的恐惧,还有一位女生趴在地下模仿死亡,
学生非常的投入,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有3个同学表演,应该在这个环节更充裕,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表演空间。4、这节课总体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还有些不足,课堂气氛过于拘谨,学生没有完全放开,再有教师本人紧张,语言不够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