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9.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人美版(杨力).docx,共(16)页,7.93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2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7.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纸杯的前世今生》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美术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2017年12月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年7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到:“营
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运认识
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本套教材的“创造”系列课程之一,以前一课《观察与创造——动物的联想》为基,在本课将进一步把想象力落实到创造生活用品、应用于现实生活。本课引导学生收集和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纸杯),思考并发掘废旧纸杯的美和再利用价值,
通过联想产生改造创意,将其改造成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在制作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在探索中体现“绿色生活”的理念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理论依据: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辅导者。通过
课前收集、观察思考、探索交流、小组讨论、教师示范,为学生搭建梯度较小的学习框架,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沿框架攀升,最后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教学内容分
析2本课为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7课《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属于“综合·探索”领域课程。本节课的基本点定为“创造”,内容趣味性强,在改造过废旧物的基础上,延伸出本节课,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废旧纸杯,在课上通过典型作品赏析
,引发新的构想,改造废旧纸杯,关注生活,敢于创造。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生活,主动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本课内容安排上,首先从课题《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纸杯的前世今生》中认识并发现废旧纸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对废旧纸杯改造的方
法进行探索,对废旧纸杯进行创意及改造制作,锻炼实践能力,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使“绿色生活”理念得到具体体现,形成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综合运用技法,对废旧纸杯进行创意改造。教学背景分析学生情况: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个别随校就读学生,学
生水平参差不齐。授课班级学生中有超轻粘土、装饰画、剪纸课外小组学生,造型能力较强,有固定的“师友互助”小组,同学彼此熟悉,有互补,是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较为活跃,能跟随老师积极思考,完成任务相对较好。
不足之处,有些学生较为懒散,在课前准备、搜集资料等方面表现不积极,但有些学生很聪明,会有一些好的点子和有创意的突发奇想。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根据本班特点均衡搭配分成6个小组,在课堂实践中对于懒散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积极引导和
激励他们完成自己的设计改造。学生在此课之前,学习了《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收集并改造过其他废旧物,让学生把自己收集来的废旧纸杯引入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废旧材料回收、分类、改造等知识有一定的了
解,绘画、实践技法水平高低不同。教学方式及手段:观察分析、比较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示范。技术准备:双机位录课设备、实物投影仪、电脑、视频制作软件教学重难点分析3教学重点:发现并利用废旧纸杯的再利用价值,学习改造废旧纸杯的方法。解决策略:通过观察纸杯改造
的创意设计作品,分析可利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课前收集不同的废旧纸杯,探索改造方法,并运用各种技法对废旧纸杯进行创意改造。教学难点:学生能发散思维,运用改造方法对废旧纸杯进行创意设计,将废旧纸杯改造为新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美化我们的生活。突破策略:在观察分析、
讨论比较、探索交流、小组合作中,通过手绘、剪刻、添加、组合等学习手段,掌握废旧纸杯改造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设计思路更为开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收集各具特色的纸杯,认识废旧纸杯的实用价值。学习废旧纸杯的改造方法。创造有价值
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课上观察、分析讨论,认识到废旧纸杯的利用价值。通过示范、启引导,在合作中,完成对纸杯“前世今生”的创意改造,体现废旧纸杯“今生”的价值,焕发新的生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收集讨论
的学习热情,在探讨改造废旧纸杯的过程中,培养联想、创新能力;在改造废旧纸杯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乐于表达、积极展示、团队合作意识、分工合作完成、耐心严谨的学习态度;认识废旧纸杯的再利用价值,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良好习惯,形成环保、绿
色生活的理念。问题框架1.废旧纸杯可以用来干什么?(引发学生思考)2.废旧纸杯可以用什么方法改造?(学习方法)3.你能够把废旧纸杯改造成一件生活用品或工艺品吗?44.改造后的纸杯有了怎样的价值?教学流程
图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5课前收集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身边各具特色的废旧纸杯,并将其做成视频短片。学生收集身边的废旧纸杯。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纸杯的浪费和
对环境的污染。一、情境引入(3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废旧物品的改造,生活中这种可利用的废旧物还有很多,老师做了一个视频短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播放视频短片1(被丢弃的纸杯——前世)。纸杯大家都很熟悉,人们每天都在用,每天都会产生很多
垃圾。上节课老师也布置了作业,同学们也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纸杯。那么这些纸杯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老师也想了很多,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播放视频短片2(教师用纸杯改造后的龙和串灯——今生)。学生观看视频短片1。学生观看视频短片2。以废旧纸杯的视频铺垫,引入课题。学生初步感受人们对废旧
纸杯的浪费。6教师小结:命运是面临被丢弃的纸杯,摇身一变,成为了老师短片中的主角:可爱的小龙、温馨的灯罩。好玩吗?想不想跟老师学习?板书:《收集与创造——废旧物改造纸杯的前世今生》。【引入课题】聆听教师小结,师生互动,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学生感受废旧纸杯改造作品的美和
功能,激发学习兴趣。二、赏析、探讨废旧纸杯的价值和改造方法(7分钟)(教师拿起视频中的小龙)刚才大家看到,老师让废旧纸杯有了新的生命和使用价值。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人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创意。【观察思考】(一)纸杯改造创意设计欣赏图片,请你说说
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废旧纸杯又具有了怎样的新的生命?学生欣赏并回答:7教师小结:用图案给纸杯穿上了美丽的外衣,旧貌换新颜,成为一件艺术品;竞相开放的花朵,可以装扮教室、点缀校园。让纸杯有了装饰的作用。板书:一、价值:装饰、展示第二组图片,请同学讲感受
。1.纸杯上画了图案,让纸杯看起来那么单调了,变得更美观了。2.纸杯杯底的圆做成了花朵,有了装饰的作用。学生聆听教师小结。学生欣赏并回答:1.给纸杯缠上麻绳,再稍作装饰,就变成一个笔筒。通过观看、欣赏废旧纸杯改造作品,了解了废旧纸杯的使用价值。8教师小结:麻绳增加了
纸杯的厚度和分量,就可以用来插笔了;虽没有过多的装饰,却让纸杯更实用了。板书:实用【探索交流】我们赏析完了这几件作品,刚才也有同学谈到了怎样去做,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一下,它们是怎样变废为宝的。(二)改造方法师友讨论:同样都是
灯,用了什么不同的技法?(师友讨论的同时)板书:二、方法:教师小结:两个白纸杯,可2.很多杯子粘在一起,变成一个灯,可以用来照明。学生聆听教师小结。师友讨论并回答:第一个在纸杯上画了图案,第二个在纸杯上刻出花纹,光印在墙上很好看。通过师友小组比较
、讨论,学生分析其他作品的改造过程。9以先构思:根据纸杯的特性(造型、色彩),去思考可以怎么利用?想到它可以用来作灯罩,去思考面前的纸杯适合做什么、怎样做。板书:1.构思:造型、色彩→创意将纸杯倒过来,画上图案来装饰。板书:2.技法:手绘第二个杯口朝上,在
纸杯上剪刻出图案。板书:剪刻小组讨论:都是动物,又是怎样改造的呢?板书:添加、组合老师刚才说过,可以根据纸杯的造型、色彩去构思它适合做什么,去创意,同时,先有创意,再挑选纸杯也是可以的。学生观察作品,了解改造构思过程,并总结出改造、利用废旧纸杯常用的技术手法:手绘、剪刻小组讨论并回答:1
.剪出小马的头、四肢、尾巴,再进行折叠,用了剪刻法;2.在纸杯原来的造型上,根据纸杯原本的色彩,加了适合的动物的五官和四肢,添加法;3.由几个同样的纸杯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五官和装饰,组合和添加。通过小组比较、讨论,归纳、总结改造废旧纸杯常用的技术手段,为学生独立进行课堂实践解决了
技法方面的问题。10板书:1.构思:造型、色彩←创意三、教师演示(5分钟)教师示范,运用改造方法,将废旧纸杯改造为笔筒、花盆、台灯、钟表。学生观察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对学生接下来的实践活动起到指引作用。四、创想实践(20分钟)布置课堂实践。请你利用纸杯的艺术特性,小组合作,制作出实用
又美观的生活用品或工艺品。要求:巧妙利用材料设计构思新颖色彩造型美观提示:注意操作安全,正确使用工具。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技法问题进行演示与辅导。在实践辅导过程中注意发现有创意和巧妙构思的作品,并及时展示给予表扬,对有实践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帮助启发。
学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实践,分小组完成纸杯的创意改造。4人一组,组员共同探讨创意方案,制作过程中注意分工协作,全员参与。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构思,扩展学生的创意思路。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11五、展示评价(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摆放在“今生”展区,请每小组选派
代表对本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适当启发,及时表扬,指导学生评价作品。学生在“今生”展区摆放本组作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畅谈本组作品的创意构思与制作技法。介绍作品的实用价值和艺术美感。在展示评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增
强环保意识。部分学生作品:12六、综合探索、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废旧纸杯还有其他妙用和创意改造:一组:《海底世界》二组:《我的学习用品》三组:《森林王国》四组:《浪漫风铃》培养学生联想、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有更丰富的拓展,对
本课有思维发散和畅想,不拘泥于课内。促使学生参与绿色行动,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弘扬环保精神,把行动落实到生活中。13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不同的改造手法,使废旧纸杯焕发新的生机,呈现富有创新的美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废旧物品
的闪光点,让旧物改造成为一种习惯,垃圾全部回收再利用,用创造的双手把绿色永远传递下去!五组:《花瓶和钟表》六组:《桌椅设计》学生观察图片,知道纸杯还有很多创意改造,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思考本课所学的收获和意义。课
后拓展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课上的废旧纸杯改造作品可以用在哪里?14达到本课美化生活、装点环境的目标,深化学生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1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小组作品名称改造构思和方法实用价值艺术美感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一、课堂各环节导入较成功。1
.第一个短片是我用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的废旧纸杯做的视频短片,同时也把这些纸杯展示到了课堂前,并称之为纸杯的“前世”,充分体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循环使用的废旧物,使学生感受人们对废旧纸杯的浪费,以“
前世今生”为题激发学习兴趣。2.第二个短片是我利用废旧纸杯改造后的龙和串灯拍摄出了有趣、温馨的视频短片,并称之为纸杯的“今生”,让学生看到废旧纸杯被老师赋予了新的生命和价值,从而发现我们身边的美,更加提起想要改造废旧纸杯的浓
厚兴趣。二、1.通过欣赏纸杯改造创意设计的两组作品,观察并思考,从中提炼改造后纸杯的共同点,让学生知道废旧纸杯可以有装饰、实用的价值。2.展示不同技法改造、同种价值的纸杯作品,学生进行师友互助、小组讨论
来进行探索交流、比较分析,让学生掌握废旧纸杯改造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三、教师通过演示,将同一个废旧纸杯改造成多种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体验其中改造乐趣,激发学习兴趣,为解决教学难点做了铺垫。四、学生实践时间充裕,兴趣高,能
够运用本课所学技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废旧纸杯的改造。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大小、色彩的废旧纸杯形成的不同创16意和艺术效果,充分引导学生发掘、展示废旧纸杯的利用价值。学生在老师的激发引导下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参与讨论与制作,很好地展现了个人不同方面的能力,完成了
知识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