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冷战》PPT课件7-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ppt,共(23)页,1.09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6课冷战(1)二战结束,美苏两国战时联盟基础丧失——直接原因(2)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有了冲突。(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大影响)——根本原因(3)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相互猜疑,夸大对方对自身的威胁。——重要原因冷战的原因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
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什切青的里雅斯特你知道丘吉尔的铁幕是指何而言的吗?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等国家,显示了共产主义的挑
衅冷战的序幕二、冷战表现——政治方面: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开始标志)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内容:1.要求美国援助土耳其和希腊;2.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实质: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全球霸
权哈里·杜鲁门“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带来了什么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冷战表现——政治方面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冷战表现——经济方面三、德国的分裂1、背景: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美、苏、英、法四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2
、导火索柏林危机爆发1948年3、分裂①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②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4、影响: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5月,美国
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的成立冷战表现——军事方面苏联在冷战中的表现: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约”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表现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4、结果:苏联成立华约。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从赫鲁晓夫任苏联领导人开始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长达30多年。美苏争霸古巴导弹危机出兵阿富汗尼克
松访华从越南撤军70年代80年代5、60年代美苏苏美苏美思考: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实力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美苏冷战结束。美苏冷战局面什么时候结束?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带来了动荡
不安和局部战争。②给两国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③但双方势均力敌,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知识点归纳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序幕开始标志最终形成结束1946年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1949年、1955年北约、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
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一战B.二战C.冷战D.科索沃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
说”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3.(2009年江苏连云港)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
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是否推行霸权政治4.右图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5.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渐从盟友转
变为敌手,美国首先发出对苏遏制与对抗的冷战信号。“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建立D.华约组织建立6.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铁幕演说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