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3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520 MB
  • 2022-11-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doc,共(4)页,3.52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54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班级:姓名:【情境导入】播放视屏——用煤油灯照明到用电灯照明,人类的照明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灯泡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之一。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知

识提纲中的填空,建构知识网络。时间: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世纪初。背景:在自然科学理论新成果指导下,新技术、新发明在国家涌现出来,并迅速运用于生产。地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德国西门子发明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报机留声机二发明和改进电话机电力的开发和应用实例

美国爱迪生电车电影机次蓄电池建成第一个火力把连接成网络主要表现法国德普勒发现了的方法工意义:标志着人类从时代进入到时代。德国奥托创制内燃机内燃机的创制德国戴姆勒制成内燃机业德国迪塞尔发明内燃机德国人设计汽车

。新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建成世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革美国人研制的飞机“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理论与创新紧密结合。特点新的技术发明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同时在国家进行命积极影响:影响负面影响:认识:【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

的成效,形成上述完整的知识体系。【图说重点】逐一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课标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实验室里的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电灯泡电灯照耀下的柏林街景奥托发明的内燃机本茨和助手坐在由本茨发明的汽车上“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讨

论深化】结合上述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材料一: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一时期,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出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

耐用电灯泡,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内燃机的出现为汽车的发明提供了可能。1903年,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研制的以内燃机驱动的飞机“飞行者1号”第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飞行时代的开始。现

了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汽车和飞机的问世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对铁矿、煤矿、石油等资源的过渡开采,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海洋和大地上的动物群也遭受着伤害,自然环境遭到了日益严重的破

坏,大大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材料二:识读下列图文。积极:影响负面:认识:【比较归纳】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事件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世纪60年代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的广泛应用的开发和应用时代特征从时代进入时代从时代进入

时代重要发明机、万能机、机车(车)、铁路。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机、发电站、机、车、机。新能源煤炭、石油动力机万能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特点首先从国的棉纺织业开始;技术发明多来源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同时发

生在国家;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新的技术发明迅速运用于生产和生活。【训练提升】一、选择题。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了工业化,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它为英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利用工业

化先发优势,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材料二: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材料三:德国政府出面鼓励“技术

接收”,从1886年到1890年四年间,德国六家大公司购买了948项英国专利。在国家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数量远远超出私人投资占优势的英国公司所能运用的资金,使它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

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好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四:新中国的诞生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腾飞的光辉起点。……我国科技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活力。——摘自《中国历史》(1)材料一的“它”是指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确立“世界工厂”地位的英国利用坚船利炮率先打开了中国大门,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2)(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2分)(1)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政府在推动科技发

展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末德国科技发展的表现。(1分)(4)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国防科技成果有哪些?(2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