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PPT课件2(共21页)-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pptx,共(21)页,34.44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48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活动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际歌》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歌词及其翻译的过程;2.通过合作探究,《国际歌》歌词的主题和意义;3.通过师生比赛学唱《国际歌》,感受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活动节目表•环节一:集思广益,展智慧每个小组
派代表展示课前搜集成果。•环节二:聆听旋律,悟深意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词材料进行探究。•环节三:唱响歌曲,传精神小组间开展比赛,多种形式展示。活动规则1.全班共分为四个大组,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2.活动期间每个大组可以指
派1至2名代表展示本组探究成果。3.鼓励各组成员积极参与,展示形式多样。四大组分工细目表•(1)搜集有关巴黎公社的史实,介绍《国际歌》创作的时代背景。•(2)搜集《国际歌》词曲作者的生平介绍及其创作《国际歌》的过程。•(3)搜集自《国际歌》诞生以来,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和活动唱响《国
际歌》的事例,介绍《国际歌》流传的情况。•(4)搜集《国际歌》歌词翻译的过程,介绍歌词的意义。环节一:集思广益,展智慧1234《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法国巴黎公社运动背景:时间:经过:结果:意义:环节一:集思广
益,展智慧1234环节一:集思广益,展智慧1234《国际歌》的翻译过程:列宁1900年12月,列宁将《国际歌》的第一、二、六段和副歌歌词原文登载在《火星报》上,1902年俄国诗人柯茨(ArkadiyYakovlevic
hKots)将其翻译成俄文,发表在伦敦出版的一本俄国移民杂志Zhizn'(《生活》)第五期上面。开始在俄罗斯工人中间流传。1912年彼得堡出版的《真理报》重新发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决定以俄文版的《国际歌》作为苏联的
代国歌。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的一些刊物上就出现过未曾署名的《国际歌》中文版。最早有署名的中文版本应该是郑振铎与其好友耿济之在1920年10月翻译发表留下来的。但是以诗的形式出现,没有附曲,不适合唱颂。郑振铎《国际
歌》的翻译过程:耿济之1923年6月,《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了瞿秋白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的《国际歌》,这便是我国最早能唱的《国际歌》。瞿秋白将法文“Internationale”(国际)一词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如此,词和曲和谐地融为一体,朗朗上口
,使《国际歌》在社会上得以传唱起来。瞿秋白(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总书记)《国际歌》的翻译过程:我们今天在各种集会上所传唱的《国际歌》,则是1923年诗人萧三从俄文版转译,陈乔年配歌,副歌译为:“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962年,中国音协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有关专家,对《国际歌》译文重新加以修订。萧三(原名萧子暲)《国际歌》的翻译过程:陈乔年环节二:聆听旋律,悟深意第一段: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第二段: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会成功!第三段:是谁创
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
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歌词传达的意义。环节三:唱响歌曲,传精神环节三:唱响歌曲,传精神环节三:唱响歌曲,传精神环节三:唱响歌曲,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