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8-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x,共(18)页,2.24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明思陵明思宗朱由检(1627—1644年在位)(崇祯皇帝)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思陵简称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的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明朝的灭亡“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必有所由兆。
”——苏洵《管仲论》注释:祸患的形成,不是形成于形成之日,必定有其形成的征兆。明朝中后期皇帝昏庸明神宗朱翊钧不爱上朝(第13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之豹房尚武爱玩乐(第10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喜好木工(第15位皇帝)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内阁皇帝司礼
监(秉笔太监)票拟披红(朱批)宦官专权“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结党营私(大臣)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结党营私(大臣)明《流民图》明朝中后期据《明清史料》记载,“富者连阡陌,贫者地鲜(xiǎn)立锥。”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
越发严重土地兼并越发疯狂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明朝后期政府不断加派赋税材料(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原有的赋税)难缓,额外(加派的赋税)复急。——【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加派赋税——“三饷”,即“辽饷”、“练饷”、“剿
饷”【注释】:明朝后期原有的赋税还没有征收完,新的赋税已经又开始催缴了,原有的赋税不能缓交,新加派的赋税又急切的催缴了。清加派赋税民心丧尽村无吠犬......乡乡几断人烟。——【清】郑廉《豫变纪略》卷二陕西北部一带大旱
《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1628年),全陕天赤如血。《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崔征如故“闯王”李自成三、李自成起义三、李自成起义1.原因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陕北连年大旱导致灾荒根本原因:直接原因:2.口号“均田免赋”(平均分配田地,免除赋税)明朝政府李自成起义军广大人民土地兼并不断加赋均田免赋民心丧尽赢得民心杀牛
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免除徭役3.发展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大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三、李自成起义4.结果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
山)1644年4月的形式山海关吴三桂四、清军入关清军入关,李自成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李自成起义最后失败,同时,也是清朝逐步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开始。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农民起义)清军入关(1644年)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起义失败小结:明朝
的灭亡根本原因成就重要原因满洲兴起(1616年)清朝建立(1636年)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彼得.海尔练一练1.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
并严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吴三桂引清军入关2.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原因是()A.土地兼并十分严重B.朝廷不断加派赋税C.政治腐败腐败严重D.陕北地区旱灾严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