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035 M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3-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17)页,2.03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8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假如你穿越到北宋,驾驶一叶扁舟,一个航行在茫茫的大海,大海无边无际,你迷失了方向,请问你该如何辨别方向呢?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

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

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唐】《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材料一: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

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材料二: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则是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提问:由材料一可知雕版印刷

术的那些信息?印刷术的应用已由佛教咒语而扩大到人民喜欢阅读的诗歌方面去了,印刷术应用范围扩大。雕版印刷品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

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材料一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材料二当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成本高、利用率低正因为

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什么?读图,抢答图中人物是谁?有什么成就?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根据教材,完成活字印刷术的技术操作说明书活字印刷术操作说明书技术名称发明者技术发明时间技术使用材料操作流程技术发展历

程活字印刷术毕昇北宋胶泥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木制活字元代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铜制活字读材料回答问题:(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两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沈括《梦溪笔谈》请结合上

述材料,归纳活字印刷术有何优缺点?省时省力,又经济,可以反复使用。方便灵活,发现错误还可以改动。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议一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历史意义呢?促进了我国以及世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想一想:司南有哪些缺点?体积大,磁性小,转动不灵活,没能广泛使用。大家思考一下,

指南针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何优势?除了航海外,还可以用于那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做一做:大家按照图中的做法做出指南针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材料二舟舶往来,惟有指南针

为则,昼夜守以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诸蕃志》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而且非常重要。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火药由火硝、木炭和硫磺按15∶3∶2的比

例配制而成____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唐朝宋代火铳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火器广泛运用13~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在14

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恩格斯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

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培根考考你: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发展?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