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PPT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5 页
  • 大小 3.098 M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课件1-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25)页,3.09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7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唐玄宗:开元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摘自杜甫的《忆昔》阅读材料:“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垂老别》诗中描绘的是唐玄宗统治后期(天宝

年间),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由于安史之乱,开元年间的升平景象不再有,唐朝由盛转衰。一、安史之乱“安”:安禄山“史”:史思明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叛乱。材料三:(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

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一》②任人唯亲:高力士宦官干政;李林甫嫉贤妒能;杨国忠专权误国。①追求享乐:宠幸杨贵妃,荒废朝

政。⑴玄宗怠政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⑴玄宗怠政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材料一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材料二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⑵藩镇崛起⑶外重内轻材料三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

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⑷将相不和⑴玄宗怠政755年-763年2、安史之乱的概况《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

俱丰实。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影响极为深远:•①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生产大受摧残,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北方经济严重破坏;百姓穷困不堪;水

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了平叛,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势力不断扩大,战乱频起,生灵涂炭。•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王朝逐渐衰微了。造成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表现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赋税。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二、黄巢起义与

唐朝灭亡原因: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连绵爆发:875年,王仙芝,黄巢;山东、河南一带特点:流动作战高潮: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结果: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起义失败。影响:沉重打击了腐败的贵族官僚和藩镇势力,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末

年腐朽的统治。唐末黄巢大起义《黄巢起义入长安》朱温陆续兼并北方大小割据势力,逐渐把持朝政,控制唐昭宗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后蜀、南唐、南汉、南平、北汉。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始终存在统一的必然趋势。(90

6——960年)五代与十国有什么区别?•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是前后更迭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一个王朝取代前一个王朝,并且统治位置基本相同。•十国政权主要在南方,有一个在北方,是山西的北汉。这些政权有前后相继也有同时并存,如:前蜀和后蜀、吴和南唐就是前后更迭的。

五代十国的统治特点是怎样的?•五代的皇帝和十国的统治者,原先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他们凭借武力扩大各自的势力,夺取皇位。后晋的一个节度使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所以我们说,五代十国的统治特点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实

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1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2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

,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唐玄宗:开元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唐朝的兴盛: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由盛转衰;黄巢起义,致命打击;朱温叛唐,唐朝灭亡。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以史为鉴: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

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课堂小结唐朝的兴亡过程是我惹的祸吗?“红颜祸水”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

因吗?课后活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