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PPT课件4-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ppt,共(26)页,2.35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7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遣唐使•唐朝访问日本•唐朝访问天竺•唐朝成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原因交往的事例及影响《职贡图》唐阎立本(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
国家和地区吗?试一试长安拂菻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鉴真(688~763年)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
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玄
奘取经图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河西走廊西域那烂陀寺遗址玄奘讲经处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遣唐使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初
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学习内容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制度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教育设立大学,完善学制建筑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朝长安文化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生活风俗饮食、服饰、茶道等端阳节、七巧祭、中元节、重阳节登
高等唐朝开元通宝621年日本和同开宝708年唐代绘画日本浮世绘唐长安城平面图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代仕女日本和服唐朝成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原因:1、唐朝有发达的对外交通;2、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创造了高度
发达的封建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3、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他们对“远夷”不歧视,对外来文化不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开放政策,这种政策的形成一是他们对外来文化的需要,二是对自身文化的自信.1.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
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练一练2.唐朝,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主持修建唐招提寺的高僧是()A.空海
B.鉴真C.玄奘D.阿倍仲麻吕CB3.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
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DD5.某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
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6.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A.印度B.朝鲜C.韩国D.日本AD7.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9.《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
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当时的天竺指今天()A.日本B.印度一带C.伊朗D.阿拉伯地区8.唐朝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DBB材料一:鉴真东渡,历时12年,双目失明,以66岁的高
龄东渡成功,传扬了唐朝文化。材料二:玄奘孤身一人,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途经138个国家,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想一想: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什么?1.是唐朝著名的高僧2.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3.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萨德”系统的射程
范围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