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5)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7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宋金南北对峙》导学案【认知目标】1、知道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出现,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2、认识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预习检测】1、金的建立:1115年,族杰出首领在称帝,
国号金;年,金灭辽。2、这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那一历史事件呢?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历史事件?3、南宋抗金(1)南宋建立:年,称帝,定都。(2)岳飞抗金:年,抗金名将岳飞在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其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当时的利益。4、宋金议和(1)时间:年,宋金订立和议。(2)内容:南宋对金,割让部分,向金送交。(3)影响:形成宋金局面。5、金朝变革:金朝统治者为什么要进行变革?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共同探究】1、这是杭州岳王庙里岳飞的塑像、岳飞墓
前铁铸的秦桧跪像,以及一幅石刻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回答:(1)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永远的尊敬?(2)在抗金形势对南宋极为有利时,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却向金求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并最终杀害岳飞?(3)既然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岳飞为什么还要遵命撤军?2、我们应该怎
样评价金朝的改革?(肯定?否定?还是兼而有之?)【归纳整理】1、仿照课本最后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试着列一列本课的大事年表。2、画一画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在上面标出南宋、金、西夏等政权名称;标出临安、上京、中都、郾城等地名。【拓展练习】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
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2、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女真统治者B、匈奴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3、
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A、春秋B、战国C、三国两晋南北朝D、隋唐4、有关阿骨打事迹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12世纪初,起兵抗辽,取得胜利B、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C、金朝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D、1115年领兵俘天祚帝,灭
辽朝5、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7
、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A、南迁至中原地区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8、阅读下列材料:“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宋史》卷365回答:①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②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③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④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班级:姓名:小组:编号:【认定目标
】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预习检测】新课标第一网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
到长江流域?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原因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共同探究】1、“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苏东坡本则材料意欲印证宋朝哪一经济部门的发展?把这一部门详细说一说。2、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宋朝哪一部门的发展?各部门具体情况如何?【归纳整理】把上面的表格记住你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拓展练习】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
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4、至今
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
暖6、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7、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A、定窑B、钧窑C、景
德镇D、哥窑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北宋后期B、南宋前期C、南宋后期D、北宋前期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家成熟),则数郡忘饥。——《宋书》材料二“苏湖
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朝谚语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