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盛唐气象》导学案2-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6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三课盛唐气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
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重点、难点】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自主学习】(充分预习课本,熟记重点基础知识)一、经济的繁荣1、繁盛的唐朝,始于时期开创的帝国新政,经过(皇帝)时期的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国力进一
步增强。2、农业方面:唐朝时改进的、等新农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还非常重视兴修_________,在全国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3、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品种繁多,________工艺水平最高,_________是典型代表。(2)陶瓷业:生产水平
很高,________的青瓷如冰如玉,________的白瓷类雪似银,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________,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颇具规模。4、
商业方面:(1)总体表现:________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2)都城__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的大都会。二、民
族交往与交融(1)吐蕃概况:__________时,吐蕃赞普___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2)友好交往:①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____嫁给他。唐朝和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____________的发展,增
进了________两族的友好关系。②__________时,吐蕃赞普____________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时,唐朝好吐蕃订立盟约,并专门刻“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表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门前。【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探究一:结合下面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吐蕃人民赞扬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
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七
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探究二:唐朝的民族政策怎样?民族之间交融有哪些具体表现?【当堂检测】1.唐朝时期,人们发明了一种工具,它“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这种工
具的用途是__________。A.灌溉B.筒车C.冶铁D.织布2.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A.越窑青瓷B.邢窑白瓷C.唐三彩D.彩陶3.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诸如长安等繁华的大都市
,当时的长安城_____。①规模宏伟②布局严整③商业繁荣④市坊合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