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人教版.doc,共(2)页,4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16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单元第1页(共2页)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七年级1班第学习小组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
的相似之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新知预习】1、填空。(1)唐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都城:2、填表。皇帝内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用人政
治经济军事形成局面贞观遗风【小组讨论】1、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第1单元第2页(共2页)【课堂达标检测】(每题10分,共100分)小测得分:1.唐朝建立于:()A.618年
B.626年C.581年D.589年2.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中,不合适的是()A、合并州县B、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役,减轻人民负担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D、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税负担减轻3.太宗曰:“人言魏征举
止疏慢,我但觉其妖媚耳。”唐太宗“觉其妖媚”,是因为魏征()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B.高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4.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5.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6.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A、她的年号叫贞观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7、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8、唐玄宗统
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贞观遗风”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9、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
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虚心纳谏,广纳贤才C.精简机构,轻徭薄赋D.击败东西突厥1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聊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重用有才能
的人B.继承唐初的政策,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四、【本节课知识要点】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长安(今陕西西安)、2、唐太宗(李世民)治国策略:(1)从善如流、知人善任(2)革新措
施→“贞观之治”3、女皇帝武则天:建周称帝、治国举措与功绩4、唐玄宗改革措施→“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