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4.215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1.1 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1.1 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1.1 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1.1 认识地球面貌》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8)页,24.21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章节名称第一章第一节认识地球面貌—经度和半球划分计划学时1学时课堂改革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借助“也门撤侨”真实事件,结合视频、音乐、动画和谷歌地球软件等媒介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高度学习动机的情境来有效完成教学。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通

过不断变换纸片、纸条的形状和观察视角,模拟经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图变式与图组合,达到着眼“空间要素”,立足“空间概念”,提高“空间认知”的目的。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课标解读:“运用地

球仪”:重点讲述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仪上的点主要是南北两极点,地球仪上的线主要是经线和纬线。“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了解经线和纬线概念、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如何达到课标要求:相对于经纬线教学可以通过观察地球仪得出结论,经纬度及半球的划分则需要空间想象与推理

,难度较大。经纬度划分涉及二面角,线面角等立体几何知识,经纬度及东西半球标注又关系到排列规律的演绎归纳及地理方位的分析判读,加之部分学生“West、East、South、North”英文单词并未学习,导致学生南北纬和东西经书学混乱。为了阐明概念和原理,地理图册

和教材中编排了相关原理图、示意图等图像系统,但无动态演示,缺乏空间感知力。多媒体动画虽然直观明了,却不利师生交流互动,限制了学生空间思维培养及实践体验感获得。因此,笔者将教学模具制作与课堂探究活动相结合,让一个普

通的圆纸面变成富含经纬度信息的学习工具,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延伸学生的空间想象2力和创造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本课内容抽象枯燥,很难理解经线、纬线的特征。但同时对新学

段新学科充满好奇和新鲜感,急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设计有趣的自制学具活动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教学策略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创设适宜学生主动探究的主题式情境。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追踪今年华语票房56.8亿的军事动作片《战狼II》,以这部电影的

现实取材——发生在2015年3月底4月初的也门撤侨行动为素材主题,编排撤侨行动中舰长的紧急命令设计教学环节。2.自制半径6cm左右的圆纸,宽3cm长15cm左右的纸条。圆纸对折角度演示经度的形成与划分

;在圆纸的正反两面竖向标注东西半球和20°W及160°E经线,两人一组玩猜半球的游戏。纸条通过两次对折,标注经度,观察经度变化规律;在纸条上标注20°W和160°E,作为数轴判断东西半球的取值范围。让一个普通的圆纸面和纸条变成含有丰富信息量

的经度学习学具,达到让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培养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的目的。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掌握经纬线特点的基础上,了解经度概念,掌握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正确标注东西经,记忆特殊经线及经度。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纸模具,加深对地理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归

纳能力;采用“主题学习模式”,创设“也门撤侨”情境,设计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学科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纸上谈兵”纸质模具开发应用,体验地理学习的趣味;学习微课“为什么零度经线是英国天文台”及东西半球划分的依据,体会经纬线划分不仅是数学几何层面,还具有人文情怀;借助“

也门撤侨”主题式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用“经天纬地”的才华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2.特殊经线及经度教学难点1.经度的变化规律及标注2.东西半球的判断。教学方法主题情境教学法,自制学具研学法环节一:情感

入境,锚定主题能力要求:明确本课的主题,对协助撤侨产生浓厚兴趣。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4也门撤侨事件1、播放《战狼II》和《新闻1+1:也门撤侨》剪辑片段。导入语:最近《战狼II》这部电影特别火爆,特别是吴京饰演的冷锋被铁板压住动弹

不得,眼看着同胞被杀戮却无能为力。后来舰长根据冷锋的手机信号获取坐标开炮发起攻击,燃爆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大国豪情。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军舰能通过冷锋的手机定位发射巡洋导弹实施打击,如何

确定地理坐标?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这部电影发生的真实场景—也门荷台达港,协助舰长完成撤侨任务吧!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通过热映电影《战狼II》悲壮而气势磅礴的震撼场面及“也门撤侨”事件,创设开放、体验性情境,提出探究主题“如何确定地理坐标”,将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环节二:纸上谈

兵,协助撤侨能力要求:掌握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正确标注经度及判断东西半球。5任务一:“经纬有别”—判断亚丁湾相对南海的大致方位1.打开谷歌地球软件,利用视图菜单隐藏网格,向学生展示潍坊舰在南海海域和亚丁湾荷台达港的地标,从侧视和俯视视角拨转地球呈现两地

相对方位。2.列表对比法复习经纬线特点;3.显示谷歌地球网格,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的原则,引导学生确定荷台达港相对潍坊舰出发地的大致方位。思考1.经纬线的空间位置特点是什么?2.在地球仪中我们如何判断方向?具体是怎么做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谷歌

地球软件的直观演示,以景激趣,以问促学。任务二:“经线有度”—为了计算航程,请报告航线跨度。我国军舰从未在也门荷台达港靠泊过,进出荷台达港的航道狭窄,仅有百米宽,水下还有暗滩,为便于图上反复演练,需要将沿线经纬线标

注度数来精确航线。1.PPT展示经纬线的度量角1.观察PPT中∠A和∠B大小与经度纬度的数值变化关系,思考“谁是度量经线的度数,谁是纬线的度量角?”2.利用手中的圆纸62.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半圆,选谁当0°经线呢?播放自制微课《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何以

成为经度原点?》,对本初子午线确定的历史渊源进行讲解。3.播放动画并列表归纳总结经线划分的特点:4.纸上标经在地球经纬网中,任意一条纬线和所有经线都是垂直相交的。经度一般标注在纬线上。面对地轴,上端北极,右为东经,左为西经,东经标E,西经

标W,分别取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片,动手制作经度的度量角∠A。3.讨论:∠A度量的是经线a还是经线b?如何解决?4.利用圆纸片动手验证“大小相同的度量角可以确定几条经线?”观看动画,思考并回答如何区分经线a和经线b?5.在

对折两次纸条上标注经度。6.练习巩固并归纳经度的分布规律。通过纸质模具开发应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了学生富于想象的天性,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7任务三:“东西有别”航行时定位系统显示在东西南北四半球,请

确定军舰可能的地理坐标!1.应有关国家请求,我军要帮助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撤离也门!定位系统显示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PPT显示可能的地理坐标:A(0°,20°W)B(0°,160°E)C(0°,180°)D(0°,0°)这些地理坐标所代表的经纬线有什么特殊涵义?2.请大

家仔细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找出合理划分半球的经纬线。3.用圆纸演示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4.出示纬线纸条,标注20°W、160°E。将纬线纸条看作数轴。设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X,则X的取值范围为20°W≤X≤160°E,即西经中小于20°的在东半球,东经中大于160°的在西半球。5.课堂

随练。1.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找出合理划分半球的经纬线。2.准备一个圆纸片,一面标注东半球和南北极点,背面面标注西半球和南北极点,确定并标注20°W和160°E。2.开展“东西互猜”的小竞赛:①前后桌两人一组。侧持圆纸片,北极在上,甲方告知经度,乙方根据方位说出东西半球;交换纸片,乙方告知

东西半球,甲方说出边缘线经度。②推选出配合最默契、反应最快的小组进行展示。深度挖掘圆纸面和纸条所暗含的半球划分信息,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探究氛围推向高潮。

8环节三:圆满撤侨,家国情怀能力要求:树立为民族复兴读书的远大志向。圆满撤侨升华主题1.播放剪辑短片《厉害了,我的国》。2.结束语:同学们,国家变强大了,我们更需要刻苦努力学习,具备经天纬地的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观看视频,交流感受主题情境首尾呼应,感受祖国

的大国担当,培养家国情怀,树立为民族复兴读书的远大志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预设情境氛围和效果。但是基本上完成了以自制学具为载体,针对经度划分的启发式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

备课时希望的浓厚的探究氛围。不足在于教学程序环节,没有完全掌控学情,给学生展示自制学具和探究成果的平台不够完善,凸显不出自主探究课堂的实效。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