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种群》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4)页,6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9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种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种群》是九年级下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编排在第一章学习现存的生物都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和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互助又有竞争的关系,从而得出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生物经常以种群的结构层次来研究,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种
群组成群落,然后学习生态系统。种群是生物结构层次中的一个部分,可见本节课在本册教材的重要地位。对于种群的概念的理解,对于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此节课之
前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分类和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不同,并且学习了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与生物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然后学习解读种群的概念应该不会太难。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对于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具备一些,本节课让学生先去解读文本,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应该不是问题。九年
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思辨的能力,但对于分析种群各特征的相互关系还会有点困难,这需要采用一定教学手段去解决。对于所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需要引导。【三】教学目标1、理解种群的概念,能判断种群的例子,能明白生物个体、物种、群落之间
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种群的特征,明白各种群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3、小组讨论,分析推测种群个特征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推导能力4、会利用人口金字塔的特征来预测人口发展趋势5、学习种群的特征明白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微调的
意义6、对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懂得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种群的概念和了解种群的特征教学难点:会分析种群密度和种群年龄结构、性别比、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引入:利用草
原、学校后山、学校周边菜园、学校池塘、学校前面的河流的图片引出本课的课题(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引言:生活在自然界中生物大约几百多万种,现已命名有200多万种。如上述图片上就有好多种生物。任何一个生物都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体生存与
世,他必然要与周围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的个体生活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才能生存下去。利用草原、学校后山、学校周边菜园、学校池塘、学校前面的河流的图片图片中的这些生物是同种生物吗?为什么?学生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归纳总结,最后引出新课题:种群种群的概念(请学生完成导学稿种群概念部分的内容)1、什么叫种群?2、请你对种群概念的解读,说说它包含哪几个要点?3、请你判断下列属于种群的是()并说
明理由(1)校园后山上所有的松树(2)学校前面河中所有的鲫鱼(3)一块水稻田中所有青蛙和蝌蚪(4)学校里所有的植物(5)学校池塘中所有的鱼4、请你举一些你生活周边的种群的例子(可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来举例)5、小组讨论:请思考和讨论种
群和物种及生物个体联系和区别(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生物生活区域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冲动,也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通过学生先独立完成以上问题,然后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展示,组内组间评价达到学生学生对种群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较好的了解生物个体、物种、种群区别和联系)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还有哪些
困惑吗?学生回答了解了生物个体和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那么种群应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在自然界中,如果某种生物对人类有利,人们总是希望他们越来越多,如果对人类有害,总想使他们越来越少。由此可见种群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的变化。故要了解种群的特征。请阅读课本第48页到第50页,完成导学稿三自主学习第
一部分。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以及性别比例的计算通过提供的具体数据让学生操练解决第6、9、11、的问题。通过解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了解为什么在我国解放十来年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因素)讨论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在死亡率低的情
况下,只能控制人口出生率,理解我国的生育政策所取得成效。引导学生解读人口金字塔所蕴含的信息,解决导学稿的本部分第4个问题,设计如下:同一生物在不同地区,他们的种群密度往往可能不同,其中也包括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的,常用人口金字塔来表示。图片展示1每一横
条代表什么?查查你父母在哪个年龄组,该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是多少?2横条长短代表什么含义?何为性别比例?同一年龄组和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例一致3请你预测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怎样?请你说说你判断的理由?4种群的性别比例可以分为哪几个类型?5在畜牧养殖中,养
殖者往往会控制动物的性别比例,其意义是什么?6性别比例的失调,对种群的密度有何影响?7你能试着讲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微调的意义吗?(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关种群的特征有哪些,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的
计算,九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去自主学习来完成,对于解读人口金字塔的信息学生可能有点困难,故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何解读非连续文本,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小组讨论种群密度、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它们之间存在怎样
的关系?并试用思维导图来表示(引导学生解读了这些非连续文本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后,学生小组讨论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相对较明了。)小结: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种群密度是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
的变化。年龄结够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作业布置:查阅种群数量是否会无限制的增长,过度增长会出现什么结果。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种群》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来源:学*科*网Z*X*X*K]2
.种群的特征(预测变化方向)年龄结构出生率决定大小种群数量(密度)决定大小死亡率性别比例附件:导学稿(参考样式):一、自主探学,发现问题(10分钟)二、小组助学,探究问题(10分钟)三、师生展学,解决问题(20分钟
)四、当堂反馈,巩固提升(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