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9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54.104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x,共(3)页,154.10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9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特点2、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3、能说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渗透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影响生

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有听说过五水共治吗?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重点是治水。为什么要提出五水共治呢?——身边的水资源正在遭受着破坏,污染问题严重。新课:图片展示以

前的江河水,现在的江河水以前水乡人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当然,那时候也有工厂的废水、农业废水等排放入河流中,为什么那时候的江河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呢?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怎么调节的呢?回顾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

。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的物质与能量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尸体,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再次提供给植物)思考讨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是必不可少的成分吗?从能量角度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关系建立一个模型并讲解

能量的流动【活动】1你能从物质的角度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建立一个模型吗?学生展示作品并讲解总结: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的模型我们发现生态系统各成分通过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说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联

系的渠道是什么?——食物链请同学们写出河流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水草->虾—>鱼有毒物质导致部分虾、鱼的死亡,但是虾鱼的数量的减少引起水草数量的增多,随着食物的增加,鱼虾的数量又能恢复如初。提出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这样,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我们叫生态平衡。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的平衡。思考:所有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一样吗?我们家乡的农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为例,大家觉得哪个生态系统稳定性

更强一些?说出你的理由。引导学生写出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把他们的食物关系通过食物链表示出来,再试着通过食物链来分析比较这两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弱农田生态系统:水稻—>虫—>老鼠河流生态系统:水草—>虾—>黑鱼—>草鱼讲解: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老鼠全部被

捕杀,那么虫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导致水稻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那么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遭受到了破坏而河流生态系统中,由于生物种类更多,结构更复杂,比如虾由于某种原因全部被捕杀,那么它的位置可以由同一营养级的别的生物比如草鱼来替代,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

总结:物种多、营养结构更复杂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会更好些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农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遭到了破坏,那么哪个生态系统更容易恢复?——农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遭到破坏后比较容易恢复。

请同学们思考,从生态平衡的特点去分析,现在我们家乡的河流生态系统还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吗?——不是,因为河流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了。既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为什么我们家乡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呢?——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

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活动】2小组讨论(2分钟):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同学们列举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很多时候,人为因素、自然

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者弱化。讲解五水共治的背景:近年来,特别是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农业上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大量地使用化学肥料,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了严重的破

坏。人们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再以摧毁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利益,而是应与自然和谐共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省省委省政府以及相关的环保部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发展战略。【活动】3小组讨论(2分钟):假如你是环保局长,针对现阶段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破坏的

情况,具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水?„„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适当引导主要以下两方面1、减少干扰因素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总结: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关心治水、人人参与治水,哪怕是做了一点一滴不起眼的小事,最终也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

动“五水共治”工程取得巨大成效。准备这节课的时候,老师特地去网上关注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现状。结果,搜索出来的情况是这样的。不止河流生态系统,目前很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都遭受着严重的考验。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7-69页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和国家相应的应对措施,并思考:我们该为环境做些什

么?或者,你有哪些建议?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能积极宣传,如约执行,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将会还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地球家园。板书设计: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具有维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平衡2、原因: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有限)3、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作业布置:作业本2.5节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