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DOC
  • 阅读 8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8.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九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3)页,3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2、了解影响生态系统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通过查找相关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资料,提高自己的处理信息

的能力1、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科学意识2、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热点的科学素养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关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教学(一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展示:图2-24任务:根据图写出所有的食物链,一共有几条食物链?新课问题讨论:在这个草原上,如果在某段时间,鼠类数量大量增多时,对草原上的各个成员会有什么影响?学生举其他例子说明以上得出的结论在学生举不出例子的时候,可以补充以下例子:1、某森林发生轻

度火灾后,第二年植被马上又恢复了;2、人们在某森林进行一定限度内的捕捞、狩猎、伐木等活动,使生物个体有所减少,但过段时间,生物数量又恢复了书写;一共10条食物链讨论;形成共识:生态系统是时刻变化着的,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举例学生听,体会充分利用书本上的资源,复习生态系统以及

食物链的知识。让学生从讨论中得出结论强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个意识。任选一个问题讨论:1、既然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长江以南地区的为何马尾松纯林容易发生松毛虫的爆发性危害?而在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这

种单一性的虫害就不易发生?2、同效问题讨论:森林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比较,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为什么?思考:森林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但一旦遭到严重破坏,要想再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功能,哪种生态系统更难?学生讨论结论: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

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学生讨论,体会答案很明白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的能力过渡: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认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第2页共3页(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影

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然因素具体有哪些?2、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的特点。举例说明:1、1998年长江洪水2、2002年3月,沙尘暴3、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海啸4、2004年温州地区的两个台风和乐清的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

、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时间短;发生频率不高;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性。学生听,感受了解自然因素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大量的实际例子体会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阅读:中国的主要自然致灾因子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思考:植树造

林为什么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旱灾害?回答、植树造林、筑坝修堤、建水库、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预报、预测。森林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人为因素对自然因素的强化新闻:[图文]自然屏障已失人为环境破坏加重海啸损失。展示:图2-28的相关

图片: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水、大气和土壤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枯竭、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学生举例:如现在热门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2、人为因素对自然因素的弱化讲述;当然,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以打破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更新、更黑、生产力更高、新的生态系统(1

)“三北”防护林体系等十大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2)自然保护区(3)相关法律的保护(4)科学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结论: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体会,思考拓展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关心社会发展的科学素质调查和收集从各种媒体上收集资料,包

括文字材料、图片、录象(注明资料的来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按其第3页共3页保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类别: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地点(省区)、范围(包括面积)、建立时间、保护的内容、珍稀动植物种类等。2、珍稀

动植物的资料:种类、数量、图片、特点、价值(经济或科研价值)、分布范围等。3、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资料:种类、数量、图片、特点、价值(经济或科研价值)、分布范围等。调查与收集并制作课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能进行有效的处理课堂习题:课后习题教学板书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滑坡、泥石流。(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