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4 气候》教学设计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共(3)页,2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编辑视频,学生能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2、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3、通过图片展示,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暖的
危害。【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的观看,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以便加强学生对海陆分布对气候影响的理解。2、熟练利用flash动画展示坡向对降水的影响,让学生感受更加直观。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情感
•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初步建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认识。2、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
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利用短实验视频来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重点: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2、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夏
季气温高的时候,我们的脚是踩在水泥地上凉爽,还是脚踩在水里面凉爽呢?教师提问: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首先,我们来观看一个短的实验视频。学习任务一:海陆分布与气候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分享所学
内容,得出结论学生自由发表观看后所得的结论。海洋和陆地同时加热,海洋吸热慢,升温慢,陆地吸热快,升温快海洋和陆地同时放热,海洋放热慢,降温慢,陆地放热快,降温快教师总结: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月平均气温
最高7月,最低1月提问: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洋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最低分别是什么时候呢?活动探究:完成书本活动题,分享你的发现,分享你的分析提示:认真看图,分析学生的发现:学生的分析:教师总结:发现:同纬度地区:1月份,沿海至内陆气温越来越低;7月份,沿海至内陆气温越来越高,沿海至内陆,气温年较差越
来越大。分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学习主题二:地形地势与气候自主学习,图片观看,分析阳坡和阴坡的气温差异。结论:阳坡气温大于阴坡气温。提问:海拔高度如何影响气温?学生: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自主学习:观看flash动画,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结论:迎风坡降水
多,背风坡降水少。活动探究题:读图,分析A,B两地降水的差异,以及降水差异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A地降水多于B地,A为迎风坡。B为背风坡。课堂活动,完成书本习题。学习主题三:人类活动与气候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哪些影响?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教师总结:1: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地气候;2:城市热岛效应;3:温室效应。思考:新闻《被饿死的北极熊》面对全球变暖,我们可以怎么做?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