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4 气候》教学设计1-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共(11)页,191.29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0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4.4世界气候教学填充课型新授课练习题复习课实验课阅读课自读课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2.能够用地理术语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世界气候分布图的分析,联系旧知,探究世界
气候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学会用“地理眼”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地理素养,让学生树立关注气候的意识。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难点分析各类型气候的特征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探究展示自主学习体验式教学媒体使用电子白板交互式智能平板录音机
互联教学助手ppt课件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学校冬季和夏季两幅照片(见课件)。【问题引导】两副照片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是因为气候不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改变环
境的方式和手段有所不同。教学内容及过程新课教学1、什么是气候?和之前学习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展示ppt课件,区分天气和气候。2.气候分布活动设计一:①在上图中描出赤道、南北回归线、30°和60°纬线、南北极圈。②根据上图说出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设计意图:通
过描图、指图,引导学生正确读图。③连线:3、教师引导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和极地气候两种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活动设计二:①以小组为单位,分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
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组,在下图中绘制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并且在组内通过地图册第35页相关的气候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总结出气候特征。(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绘制,其他小组成员监督纠错,同时自己组内分工,剩余小组成员总结气候特征。)②
小组展示绘图,其他小组进行评价②归纳对气温的描述:月均温高于25℃,为高温;月均温低于0℃,为寒冷;月均温在15℃之间25为温和。对降水的描述:月降水量大于800mm,为多雨,月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为少雨(湿润);月降水量小于20mm,
为干燥。正因为有了不同的气候,世界才变得五彩缤纷,气候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反面的,请看视频。(播放世界气候变暖的视频)如果说气候变暖是人类造成的,那么作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是的,如果说弯腰捡垃圾是一种美德的话,那么不随便人垃圾十一种更高尚的品质。课内练习(测
试)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请把你的想法写成小论文,争取拿个科技小论文奖。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
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地
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图片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
和空洞的,利用图片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
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青藏高原的气候描述突破的。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
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青藏高原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不足之处表现在: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
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
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
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
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
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再教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还是播放完相应的Flash动画和最后的视频,同时还得压缩时间,尽力是的课堂环节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