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5.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 .doc,共(3)页,3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8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1.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其意在()A.加强东西欧的政治经济联

系B.缓和紧张的东西方关系C.消除东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D.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答案:D解析:联邦德国是美国的盟国,材料反映出它积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并同中国建交,这明显体现出其意在摆脱美国的控制与束缚,故D项符合题意;联邦德国

的外交政策无法影响东西方整体的关系,故排除A、B、C三项。2.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政策。此后,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这说明日本()A.外交的自

主意识不断增强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意图挑战当时的两极格局D.政治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承认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调整其外交政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故A项正

确;日本的外交仍然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外交上没有摆脱美国的影响,没有体现独立自主,故B项错误;日本的外交客观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但没有主观上的挑战,故C项错误;日本还没有取得政治大国地位,故D项错误。3.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

:“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A.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C.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D.冲

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答案:D解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两极格局下,世界霸权掌握在美苏两国手中,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是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但这一新秩序至今尚未形成,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援助,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4.《冷战史(1945—1991)》指出:“苏联的崩溃是冷战结束的直接原因。”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成立的是()A

.“冷战”断送了社会主义的前途B.苏联的演变决定了“冷战”的产生与结束C.“冷战”导致了苏联的解体D.分析“冷战”的结束应考察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D解析:虽然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冷战”断送了社会主义的前途的说

法错误,故A项错误;“冷战”的产生与结束并不是苏联演变的结果,而是美苏双方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冷战”仅是原因之一,故C项错误;苏联的解体是“冷战”结束的直接原因,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又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故D项正确。5.两极格局瓦

解后,国际关系扑朔迷离。有学者将它绘制为下图,该图反映了()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B.当今世界形成了多极格局C.当今世界格局两极化趋势D.当今世界格局单极化趋势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图片以两个箭头展示了两种势力的角力:即要求单极化趋势的势力和要求多极化

趋势的势力,两种势力的交集是“游移力量”,从图片看到的是两种势力势均力敌,处于变化过程中,所以A项符合题意;两种势力的势均力敌,处于斗争中,所以还没有形成多极格局,B项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不正确;D项违背历史潮流。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人应当放弃有关“仁慈霸权主义”的幻想,认清

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与别国是不可调和的,因为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其利益必须与其他国家的利益相冲突。第三,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

第四,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

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

的相同之处。参考答案:(1)格局观: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寻求大国合作;放弃有关“仁慈霸权主义”的幻想;以维护美国利益为出发点;保持与欧洲的良好合作。(2)相同:都承认多极世界;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解析:第(1)问,第一

小问“格局观”,材料一中亨廷顿认为当今世界是“单极加多极世界”。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放弃有关‘仁慈霸权主义’的幻想”“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

题”“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行概括。第(2)问,两人认识的共同点,材料二中张毅君认为“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联系

材料一中亨廷顿的观点,可知两人都承认多极世界,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