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4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86.195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节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节 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7)页,86.1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节祖国西部开发的宝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简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语言描述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

口、城市的分布特点。4、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5、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说出新疆的主要民族、自然环境特征;能够描述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能够

举例说明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2、过程方法:通过运用地图及音像资料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制简图,总结地形特征。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教学重点:绿洲农业与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的水

资源教学难点: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导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途径。主动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2、教学理念1.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2.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3.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

评价的多元化,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学习的收获。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内容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教师现场表演新疆舞蹈,提问:教师现场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欣赏新疆(1)老师跳的舞蹈是哪个少数

民族的?(2)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演新疆舞蹈,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问环境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四个自主预习题:位置习题、地形习题、气候习题、河流习题。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板图新疆轮廓并巡回指导。•位置:•读

图7-5-1,描述新疆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二、地形:1.读图7-5-1,找出新疆的主要山脉和盆地。2.根据主要地形区,制作新疆的地形模型,总结新疆的地形特点。三、气候:读图7-5-2,说出新疆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四、河流:读图7-5

-1,找出塔里木河,分析新疆的河流特点。第二步:学生指图讲解,在班级展示交流,教师追问点拨。学生制作地形模型,展示说明,深化理解新疆的地形特点。第三步:教师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图,帮助学生分析气候的形成原因。最后学以致用:解

释为何烤馕可以久存不坏的原因。过渡: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新疆这样的地形气候孕育了什么样的河流呢?下面,我们来展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要讲,这既是对学生的信任,更是对学生的尊重,通过自主学习这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示新疆的河

流特点。最后,学生自主总结出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我国西北边陲、面积最大、邻国最多2、地形:高山盆地为主,形成“三山夹两盆”3、气候:干旱、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作制作地形模型,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实现了生生互动,强化了重难点,提升了自信心。过渡语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那么新疆高

山盆地为主的地形,干旱的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呢?----畜牧业(生答)。除了畜牧业外,它还发展有种植业吗?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个环节----探农业。(二)探农业•解释什么是绿洲农业。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农业。而

新疆的人口、城市也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请同学们观看《新疆农产品》视频,说一说你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农产品呢?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接着,我们一起进入自主学习二。学生自学,师板图:葡萄、哈密瓜、棉花,并巡回指导。•展示新疆瓜果图片,解释瓜果甜的原因,分析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使学生从图片中提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条件。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绿洲农业的特点:•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棉花、瓜果等。•分布地区:水源较好的山麓地带。•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炼有效的信息,培养他们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语探究了新疆的农业,我们知道了新疆是个好地方,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新疆又面临了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又会给新疆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忧现状。(三)忧现状首先,

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原因,寻找解决措施。其次,出示坎儿井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古老的灌溉方式,缓解了新疆吐鲁番的缺水问题。第三步,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出新疆的第二个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探究形成原因: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开

垦,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们就放弃这片土地重新开荒,导致沙进人退,绿洲减少,位置迁移,致使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大。第四步:那我们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发言总结完成。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分析引导,让学生推理找出新疆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改造新疆,建设好新疆。感悟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

律,才能使我们的地球母亲更美。过渡语新疆的现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已经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那么新疆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展未来。(四)展未来1、巍巍天山、漫漫黄沙、片片绿洲、潺潺的湖水构

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诱人的特色小吃、独特的民族风情、再加上西游记里传奇的火焰山,这些都使人流连忘返。2、利用科学技术,新疆扬长避短的发展了新型农业,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3、这是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带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也缓解了东部能源短缺

的问题。以上的这些,足以证明新疆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让我们拭目以待,我想大家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富裕更美丽的新疆。设计意图:利用新疆独特的风景名胜、特色小吃、民族风情、以及新型农业和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展望新疆的未来,更直观、更具体的帮助学生理解新疆未来的发展潜力。课

堂小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根据板书设计进行本节的课堂总结。这样进行总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学生可以一目了然。过渡语为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达标检测环节。达标检测采用分级达标的形式进行

课堂检测。分级达标一:我设计了三道选择题:1.吐鲁番出产的葡萄特别甜,主要是因为()A.灌溉水源充足B.热量充足C.土壤肥沃D.日照强,昼夜温差大2.新疆的葡萄干可以挂在屋内“晾”干的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气候干燥,风力大C.地势高D.昼夜温差大3.新疆最主要的农业基地分布在

()A.盆地内部B.戈壁滩C.沙漠D.绿洲选择题目比较简单,主要考查了学习目标4: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级达标二:是综合题:1、1、新疆位于我国的____边陲,是我国面积___、邻国最___的省区。2、说出新疆的地形分布特点。3、新疆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水源丰富的绿洲

分布在盆地的______(边缘或内部)和部分沿河地区,人口城市也主要分布在_____。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若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_____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综合题题目增加了一些难度,考查了学习目标1、设计理念是:分层次

训练与反馈,既能给潜能生以信心和鼓励,又能给优秀生以难度,从而达到使学生共同进步,整体提高的目标。2、3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学习目标5新疆的环境和城市人口分布问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