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486.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23 《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含解析.doc,共(13)页,486.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3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配餐作业(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见学生用书P4011.(2018·河北石家庄测试)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2N2(g)+O2(g)===2N2O(g)ΔH=+163kJ·mol-1B.Ag(s)+12Cl2(g)==

=AgCl(s)ΔH=-127kJ·mol-1C.HgO(s)===Hg(l)+12O2(g)ΔH=+91kJ·mol-1D.H2O2(l)===12O2(g)+H2O(l)ΔH=-98kJ·mol-1解析当ΔH<

0,ΔS>0,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有ΔH-TΔS<0,故反应自发进行。A、C项中的ΔH>0,不符合要求;B项中的ΔS<0,不符合要求;D项中的ΔH<0,ΔS>0,符合要求。答案D2.(2018·杭州模拟)反应2

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A.ΔH<0,ΔS>0B.ΔH<0,ΔS<0C.ΔH>0,ΔS>0D.ΔH>0,ΔS<0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看出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加,ΔS>0。又由于反应能自

发进行的前提是ΔH-TΔS<0,该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ΔH>0。答案C3.(2018·沧州质量监测)已知反应X(g)+3Y(g)2Z(g)Δ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E2-E1B.

更换高效催化剂,E3不变C.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减少D.压缩容器,c(X)减小解析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故A项错误;更换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中(E3

-E2)为活化能,E2为反应物的总能量,E2不变,活化能降低,则E3减小,故B项错误;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则n(Z)减少,故C项正确;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n(X)减小。压缩容器,体积减小,各物

质的浓度都增大,平衡移动只能减弱这种改变,而不能消除,故c(X)还是比原来大,故D项错误。答案C4.(2018·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ΔH<0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

,同时使用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速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解析升高温度,同时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故A项错误;降低温度,同时减压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正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下方,故B项错误;增大反应浓度,同时使用催

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应在原速率的上方,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项错误;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象符合,

故D项正确。答案D5.(2018·孝感统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并达到平衡。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选项

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小B.增大压强(减小体积)X的浓度变小C.充入一定量YY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变小解析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X的转化率将变小,A项正确;增

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B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能够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而其本身的转化率将降低,故C项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状态,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答案A6.(2018·河南洛阳统考)对于可逆反应A

(g)+2B(g)2C(g)Δ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解析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减小,A项正确,C项错误;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因为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B项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D项错误。答案A7.对于aA(g)+bB(g)cC(

g)的平衡体系,压强不变,加热时体系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正反应放热B.a+b>c,正反应吸热C.a+b<c,逆反应放热D.a+b=c,正反应吸热解析压强不变下加

热时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增大,而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说明加热时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B8.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

3(g)B.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解析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

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项错误;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是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项错误;在H2(g)+I2(g)2HI(g)平衡中,增大

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错误;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项正确。答案D9.(2018·湖南六校联考)德国化学家哈伯从1902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1。(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达到新平衡时,c(H2)将___

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下同),c(N2)·c3(H2)将________。(2)工业上可用CH4与水蒸气制氢气:CH4(g)+H2O(g)CO(g)+3H2(g)。在200℃时2L的密闭容器中,将1molCH4和1molH2O(g)混合,达平衡时C

H4的转化率为80%。则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3)如图为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3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若分别用vA(NH3)和vB(NH3)表示从反应

开始至达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vA(NH3)________(填“>”“<”或“=”)vB(NH3)。解析(1)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反应平衡体系中充入氮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达到新平衡时,c(

H2)减小。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c2(NH3)c(N2)·c3(H2)不变,达到平衡后,c(NH3)增大,K不变,故c(N2)·c3(H2)也会增大。(2)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CH4(g)+H2O(g)CO(g)+3H2(g)起始(mol·L-1)0.50.

500转化(mol·L-1)0.5×80%0.5×80%0.5×80%0.5×80%×3平衡(mol·L-1)0.10.10.41.2则平衡常数K=c(CO)·c3(H2)c(CH4)·c(H2O)=0.4×1.230.1×0.1=69.1。(3)由题图可知,B所处的温度和压强均大于A,故vA(

NH3)<vB(NH3)。答案(1)减小增大(2)69.1(3)<【方法技巧】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而转化率则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平衡常数与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计算转化率,用转化率

也可以计算平衡常数。这类计算的基本方法都是“三段式”法。10.当温度高于500K时,科学家成功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了乙醇,这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判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双选;填选项字母)。a.体系压强不再改变b.H2的浓度不再改变c.气体

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中,起始投料比、温度与CO2的转化率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①降

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②在700K、起始投料比n(H2)n(CO2)=1.5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③在500K、起始投料比n(H2)n(CO2)=2时,达到平衡后H2的浓度为amol·L-1,

则达到平衡时CH3CH2OH的浓度为________。解析(1)由题给信息可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500KC2H5OH+3H2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2H5OH)·c3(H2O)c

2(CO2)·c6(H2)。(2)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化学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另外氢气的浓度不再变化,也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在500K时,所有物质均为气体,故在恒容状态下气体的密

度恒为定值,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任何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3∶1。(3)①由图中信息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

为放热反应,即降低温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700K时,当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起始投料比n(H2)n(CO2)=1.5时,由图象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20%,由化学方程式:2CO2+6H2500KC2H5OH+3H2O,可计算出氢气的转化率为40%。③设起始时c(CO2)=xmo

l·L-1,则起始时c(H2)=2xmol·L-1,有2CO2+6H2500KC2H5OH+3H2O起始(mol·L-1):x2x00转化(mol·L-1):0.6x1.8x0.3x0.9x平衡(mol·

L-1):0.4x0.2x0.3x0.9x0.2x=amol·L-1,则0.3x=1.5amol·L-1。答案(1)2CO2+6H2500KC2H5OH+3H2Oc(C2H5OH)·c3(H2O)c2(CO2)·c6(H2)(2)ab(3)①正反应(或右)②40

%③1.5amol·L-111.(2018·佛山质检)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SRM)系统简单,产物中H2含量高、CO含量低(CO会损坏燃料电池的交换膜),是电动汽车氢氧燃料电池理想的氢源。反应如下:反应Ⅰ(主):CH3OH

(g)+H2O(g)CO2(g)+3H2(g)ΔH1=+49kJ/mol反应Ⅱ(副):H2(g)+CO2(g)CO(g)+H2O(g)ΔH2=+41kJ/mol温度高于300℃则会同时发生反应Ⅲ:CH3OH(g)CO(g)+2H2(

g)ΔH3(1)计算反应Ⅲ的ΔH3=________。(2)反应Ⅰ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升温有利于提高CH3OH转化率,但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是__________。(3)下图为某催化剂条件下CH3OH转化率、CO生成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①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实际反应

生成率没有不断接近平衡状态生成率的原因是______(填选项字母)。A.反应Ⅱ逆向移动B.部分CO转化为CH3OHC.催化剂对反应Ⅱ的选择性低D.催化剂对反应Ⅲ的选择性低②随着温度的升高,CH3OH实际反应转

化率不断接近平衡状态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一条能提高CH3OH转化率而降低CO生成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50℃,一定压强和催化剂条

件下,1.00molCH3OH和1.32molH2O充分反应(已知此条件下可忽略反应Ⅲ),平衡时测得H2为2.70mol,CO有0.030mol,试求反应Ⅰ中CH3OH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反

应Ⅱ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反应Ⅰ加上反应Ⅱ得到:CH3OH(g)CO(g)+2H2(g)ΔH3=+90kJ/mol。(2)反应自发进行的要求是ΔG=ΔH-TΔS<0,此反应的ΔH>0,所以反应自发进行的原因就是ΔS>0,即反应为熵增

反应。升温会促进反应Ⅲ的发生,提高CO的含量,而CO会损坏该电池的交换膜。(3)①工业生产中,一般不会等待反应达到平衡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多数都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就将体系取出,所以一般来说,反应的速度

越快,取出的体系就越接近应该达到的平衡态。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速度加快,但是CO的生成率并没有接近反应的平衡态,说明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对于反应Ⅱ几乎没有加速作用,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三个反应都吸热,所以升温都正向移动,不会促进CO转化为甲醇,选项A、B都错误

。②由①的叙述可以得到答案为升温反应速率加快。③加入水蒸气,可以提高甲醇的转化率,同时使反应Ⅱ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CO的生成率。加入更合适的催化剂,最好只催化反应Ⅰ,不催化反应Ⅱ,这样也能达到目的。(4)达到平衡时C

O有0.03mol,根据反应Ⅱ得到参与反应的氢气为0.03mol,所以反应Ⅰ生成的氢气为2.73mol(平衡剩余氢气2.7mol),根据反应Ⅰ,消耗的甲醇为0.91mol,所以甲醇转化率为91%。根据反应Ⅰ的数据,消耗

的水为0.91mol,生成的CO2为0.91mol,则剩余1.32-0.91=0.41mol水,在反应Ⅱ中应该消耗0.03molCO2,生成0.03molCO和0.03mol水,所以达到平衡时,水为0.41+0.03=0.44mol,CO2为0.91-0.03=0.88mol。所以反应Ⅱ的平衡常数

为(设容器体积为V)K=0.03V×0.44V2.7V×0.88V=1180=5.6×10-3。答案(1)+90kJ/mol(2)反应Ⅰ为熵增加的反应CO含量升高,损坏燃料电池的交换膜(3)①C②升温反应速率加快③其

他条件不变,提高n(水)/n(甲醇)的比例(或其他条件不变,选择更合适的催化剂)(4)91%5.6×10-3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