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7-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4)页,4.76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西气东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2、掌握西气东输工程三条路线的起止点和经过的省区。3、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如何体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一、西气东输的条件蕴藏丰富,分布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
国家政策支持塔克拉玛干公路建成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经济发展东部发达、西部滞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提倡清洁、环保、低碳生活。二、西气东输的线路一线工程路线:轮南-新-甘-宁-陕-晋-豫-皖-苏-上海。跨越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二线工程路线:霍尔果斯口岸—新-甘-陕-豫-鄂-赣-广东;跨越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线工程路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终于福建福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
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广东三、西气东输的意义1、西北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
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2、东部地区:西气东输的实施,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四、西气东输的环保1、环境保护:由于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故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
取多种措施,避免人为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效益:大量的天然气调出,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环境效益:用天然气取代了当地的主要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
在塔里木盆地,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对绿洲的环境保护。五、我们身边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淮水北调工程属“南水北调”东线安徽配套工程,也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调水工程,淮水北调工程自蚌埠
五河站从淮河干流抽水,经淮北市濉溪县黄桥闸向北至宿州市萧县岱山口闸,调水线路总长266公里,估算投资10.3亿元,主要保障淮北、宿州两市工农业生产用水。市水务部门正积极做好项目对接和协调工作,倒排时间表
,不断加快前期工作进度,计划4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及部分泵站单体工程的初步设计,并报省发改委批准,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淮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淮北市年均可调水2.5亿立方,切实解决淮北市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同时还可与今后实施的“引江济淮”工程相连通,形成“以南济北、以西补东、东西共保
、南北互利”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六、板书设计西气东输条件路线意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