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5-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2)页,5.04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总体感知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运用地图描绘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领会青藏地区的生活和生产和自然特征的关系;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生活生产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
响教学策略:通过《走进西藏》MTV和西藏的一些图片总体感知青藏高原,聊聊自已青海湖骑行的经历和感受,向学生更精确传达青藏高原“高寒”的自然特征。通过比较拉萨和成都了,青海湖区和无锡的气温降水等方式,让学生强烈感受青藏地区的特征,自然过渡到青
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教学过程:•导入:播放MTV《走进西藏》,问:今天我们要学习青藏高原,但我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西藏,西藏和青藏高原是什么关系?视频里出现的最多的是什么?(雪山)二、青藏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青藏高原指出这里的“青”主要指青海省,“藏”主要指西藏自治区。当然还包括甘肃、四川等省区的一部分。请同学找出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和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指出拉萨被称为“日光城”。问:哪位同学能站起来用山脉把青藏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勾画出来?学生可
随意按顺或逆时针沿青藏高原说一圈,例如: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随便问一下,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之间有个盆地叫什么,简述这个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问:看到青海湖了吗?老师曾经到青海湖骑行过。青海湖大不大?在地图上看青
海湖不算大,但已经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了,不过它是咸水湖,我沿青海湖骑行一圈,我的码表显示为405公里。三、“世界屋脊”我们这节课有两个小标题:第一个就是“世界屋脊”,“世界屋脊”显然是个比喻的说法,是说明它的“高”,它有多高呢?显示沿北纬32度的剖面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我们无锡的海拔高原大约是25米左右,青藏高原平均海4000多米。我们小学的时候都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度,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比青藏高原的气温低24度左右。因为高,所以气温低,所以我
们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雪山连绵”,所以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青藏高原的自然我特征“高寒”板书:自然特征:高寒显示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和降水图,学生观察拉萨和成都一月份和七月份的气温和降水。随便提一下,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高,是因为地形是盆地,冬季不
自北方的寒流难以到达。青藏高原是全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就是因为海拔高。展示我7月份在青海湖骑行的照片(说明照片的拍摄地点和时间,当天拍摄地点和无锡的温度,我当时早上只有2度,中午最高温度也只有12度,但当天无锡的最高温度高达42度,柏油马路都晒
化了)再次强调由于海拔高造成气温低。青藏高原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很多上有探寻它的冲动,但去之前一定要做些准备。(显示:相应的PPT)•河谷农业过渡:我们知道农业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在青藏高原这样高寒的地方适合发展农业吗?应该说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但有没有适合的地方呢?读图9.1
1青藏地区农牧业的分布注意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分别分布在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旁边)板书:农业:河谷农业请同学回答为什么分布在河谷地带?(1海拔低,温度相对高一些,2河流旁边取水灌溉方便)糌粑的制作过程介绍:青稞炒面,酥油奶渣,奶茶
混合捏成。(展示在藏区牧民家里做糌粑的照片,详细介绍各部分的来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五:板书设计:青藏高原(自然特征与农业)自然特征:高寒农业:河谷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