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4-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共(3)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地理事物。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3.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采取读图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突出本节知识的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以及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重点难点重点1.区的位置与地形。2.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难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时间1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投影西北地区景观图:沙漠、荒漠、草原图片师:图片分别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观?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地理区域的景观?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极富神秘色彩的西北地区。二、讲授新课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投影P73图8-3“西北地区的地形”,这幅地形图中描绘出了很多西北地区的地理事物。图下有四个问题,请1、2组的同学讨论并完成第一题;3、4组的同学讨论并完成第二题;5、6组的同学讨论并完成第三题;7、8组的同学讨论
并完成第四题。然后每组派表上台讲述各自小组讨论的成果。第一题:找出西北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并描述西北地区的范围。生: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大兴安岭。本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第二题:找出本区的
省区。生:本区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和甘肃省的北部。第三题:找出本区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并归纳本区的地形特点。生:本区的山脉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主
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本区的地形特点: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四题:找出本区主要的河流。生:流经本区主要的河流有: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黄河。师:本区的河流与其他地区相比实在是太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生:本区气候干旱。师:从稀少的河流和无边无际
的沙漠,我们可以判断出,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呢?生:干旱。师:这个地方到底干旱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情况。出示“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问:1.本区大多数地区的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以下?生:大
多数地区的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年降水量甚至在50毫米以下。200毫米、50毫米的年降水量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本区特别干旱。2.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何规律?生:本区的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以上向西
逐步减少为400毫米、200毫米、50毫米以下,所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3.总结出造成本区干旱的原因。生:由于本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达到,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师:降水的多少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景观
分布。下面让我们来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投影P74图及书本的三个问题,分小组讨论:1.根据照片反映的地理环境,按照从湿润到干旱的顺序,将A.B.C三幅照片进行排列。生:B.A.C.2.摄影家忘了告诉大家这三幅照片的具体拍摄地点,请你来猜这三幅照片的拍摄地,将照片与
图片的拍摄地点(甲、乙、丙)连线。生:A-乙B-丙C-甲3.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生:西北地区由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再加上受地形的阻隔,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景观也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三、练习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
要原因是()A.距海较远B.纬度较高C.海拔较高D.温度较高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山地为主B.以丘陵、高原为主C.以高原、盆地为主D.以山地、丘陵为主3.我国西北地区由西向东的自然景观变化,正确的是()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草
原→荒漠→草原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一个个来回答)五、板书设计草原和荒漠1.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3.河流:多内流河4.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由东向西逐渐减少5.地表景观的变化:由东向西
依次为草原-荒漠草-荒漠、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