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7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2.648 M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学设计8-科普版地理八年级下册.docx,共(9)页,2.64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青藏地区》学科地理学段初中年级八年级授课日期5月23日教学背景分析1.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2.用

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普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第二节《青藏地区》,主要有三部分:1.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2.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

特征对藏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第二课时,建立在学生已有七年级,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储备及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部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

,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生情况: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对于地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中学生好动,参与意识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自己观察,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方式:谈话法、归纳法、情景假设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微课的

剪辑、白板的使用教学目标1.读图简述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知道青藏地区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2.明确青藏地区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景观,能举例说出自然地理特征对人们衣食住行及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青藏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师: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播放《第三极》纪录片,纪录片中展示了青藏地区的主体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被称为“第三极”青藏高原属于四大

地理区域中的哪一区域呢?学生回答青藏地区,青藏地区自古以来就充满着神秘色彩,想必大家也充满好奇,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青藏看看,看看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看看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引出课题:《青藏地区》展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主动构建

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新课讲解:1.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5分钟)学习概括区域地理位置,范围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理图册的相关内容,自己概括、总

结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学生交流,分享自学成果,教师带领学生读图总结。设计意图:区域概况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前面三大地理区域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给学生时间让其自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2.青

藏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行)(5分钟)同学们,出发前请同学们选择旅行路线和交通出行方式?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叫学生到黑板上指图说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公路线和铁路线。教师总结:世界最高,穿越线路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高原铁路5条公路线青藏

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中尼公路、新藏公路。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实际的生活问题与地理知识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感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教师:2017年8月自驾游青藏地区,所以给学生推荐的路线如下:自驾游——从川藏公路出发,青藏公路

回程。3.青藏地区的地形和气候(8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去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旅游,真的说走就走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提前准备旅行用品,请同学们思考并分享给自己准备的旅行用品,并说明原因。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气候特征—高寒,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设计意

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当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15分钟)(1)高寒牧区教师创设情境,做本次旅行的导游,一边播放图片,一边讲解,川藏线旅

程开始,第一段途径横断山区和高山草原,给学生播放横断山区的景观图片,及途径高山草原的景观图片,边讲解,边让学生自己观察。-观察图片给同学们和老师分享他所看到自然景观,看到牦牛高山草原,学生总结得出青藏地

区的高寒牧业,高寒牧区的畜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教师讲解高原之舟—牦牛。(2)河谷农业:川藏线之旅第二段:首先让学生在图片上自己说出第二段途经的地方,学生通过地图能观察得出途经雅鲁藏布江谷地,教师边讲解,边播放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的图片,介绍雅

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是青藏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同学们分享旅行收获,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原因?教师总结: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气温较高,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1.拉萨市:川藏线之旅第三段:川藏线终点—拉萨,教师一边展示拉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藏民们的房屋、藏传佛教朝圣的信徒、布达拉宫、藏袍、锅庄舞、糌粑、酥油茶,一边以导游的身份创设情境,讲解拉萨市的民俗风情,学生

观察分享旅游成果。设计意图:川藏之旅的三段旅行,都以较直观的图片展示,配合老师的解说,把知识趣味化,简单化,让学生自己就能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更好的掌握巩固知识,教师通过分享旅游收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积极回

答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4分钟)让学生发言,各抒己见,谈谈收获,教师对照板书带领学生做课堂总结。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青藏地区的知识,八年

级学生表现欲强,让学生自己谈收获,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6.作业布置:网上搜索观看电影《可可西里》(1分钟)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青藏线之旅做准备,下节课青藏线会途径可可西里的边缘,给学生讲解青藏地区的野生动物藏羚

羊,《可可西里》电影讲述的是藏羚羊的保护,让学生去感受保护青藏地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7.板书设计:第三节:青藏地区河谷农业一、区域概况二、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农业衣高寒牧区食住行8.教学反思: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较易理解,学

生学会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很重要,对于青藏高寒的气候特征这是一个重点,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价值:(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旅游路线为整堂课的线索,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自己观察大量的直观图像,让学生参与实践,小组合作探究,从“做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利用板图学练结合,让学生比较理解记忆,突破难点。(3)在讲解过

程中应注重知识点的细化和对学生的引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